如果你已经七十岁,请花点时间看完此文,一定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您已经迈入了七十岁的门槛,不妨泡杯清茶,听我聊聊这个年纪的活法。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在平均寿命已达78.3岁的今天(根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数据),咱们这代人的七十岁,恰是开启人生下半场的新起点。

清晨的公园里,总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哥儿们提着鸟笼遛弯,老姐妹们在银杏树下打着太极。

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藏着岁月馈赠的从容。

年轻时我们在工厂车间挥汗如雨,在田间地头躬耕不辍,如今儿女已成家立业,孙辈们陆续走进大学校园,是时候把生活的重心放回自己身上了。

记得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话如今品来别有滋味。

隔壁单元的李教授退休后迷上摄影,去年还在社区办了个人影展;菜市场李阿姨七十三岁开始学智能手机,现在天天在家族群发自己编的养生顺口溜。

这些鲜活例子告诉我们,晚年生活不必拘泥于固定模式,关键要找到让自己眼睛发光的乐趣。

当然咱也得正视现实。

随着身体机能自然老化,三高等慢性病成了常客。

这时与其整天盯着体检报告唉声叹气,不如学学中医提倡的“治未病”理念。

每天散步三十分钟,做十五分钟关节操,少吃重油盐,把保健从口号变成生活习惯。

毕竟健康就像存折,年轻时存入的锻炼习惯,现在正是支取利息的时候。

人际关系的断舍离同样重要。

过去为了单位评优、邻里纠纷那些揪心事,现在回想不过是大梦一场。

当年和老张为了分房指标闹得不愉快,上周在老年大学书法班重逢,两副老花镜凑在一起临摹《兰亭序》,相视一笑泯恩仇。

这大概就是时间教的功课:放下执念,云淡风轻。

不过新时代的老人也面临新课题。

当孙子用平板电脑写作业,当女儿用刷脸支付买菜,咱们不必当个局外人。

社区老年大学开设的手机应用班期期爆满,说明老伙计们都在努力追赶时代。

上次看到七十五岁的王大爷熟练地用打车软件去医院复诊,那潇洒劲儿丝毫不输年轻人。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前两天社区组织重阳节联欢,几位穿着旗袍走秀的银发阿姨在台上自信从容的模样,分明在诉说——生命的精彩从来与年龄无关。

她们眼角深刻的皱纹里,盛满的是岁月沉淀的智慧与从容。

所以啊各位老伙伴,当我们走过七十年风雨历程,尝遍人生百味之后,是否该认真思考:如何让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毕竟春华秋实各有其美,枝头绽放是风景,落地成泥亦能滋养新芽,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美文   此文   时间   从容   人生   年轻时   社区   阿姨   老年   班期   耳顺   模样   从心所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