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酒这件事上,大家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喝酒对身体是没有一点好处的,所以应该远离酒,可也有人认为,少量喝酒,对身体是有益的,所以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少量喝酒,一直被认为能够保护血管,很多老年人都习惯每天少喝点葡萄酒,觉得这样做能有效扩张血管,预防血栓,但真相,果真如此吗?
2025年6月9日,《Circulation》发布了一项美国心脏协会(AHA)针对饮酒和心血管疾病的科学声明,评估和总结了饮酒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现有证据。
有些细节,大家不妨来了解一下。
第一,少量饮酒(≤2杯/天)的益处缺乏确凿证据
部分观察性研究提示少量饮酒可能有益,但这类结论需谨慎解读,因观察性研究无法完全排除混杂因素。由于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目前无法对“少量饮酒是否有益” 做出确切结论,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部分观察性研究显示,少量饮酒可能降低心梗风险,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未发现遗传预测的饮酒量与冠心病风险的关联,提示观察性研究结论可能受混杂因素影响。
少量饮酒(≤2杯/天)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降低8%~10%相关,但大量饮酒(>4杯/天)显著增加所有类型脑卒中风险(如每增加100 g/周酒精摄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升高13%,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升高17%)。
每天1杯酒对房颤风险的影响存在争议,但戒酒者房颤风险显著低于饮酒者。随机试验显示,戒酒可大幅减少房颤发作。
部分研究称,1~2杯/天可能降低心衰风险,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和大型队列分析显示,每周>2杯显著增加心衰风险,且对已有心脏结构异常者,每周≥5杯即可加速病情进展。
第二,过量饮酒(≥3杯/天或酗酒)危害心血管健康
急性摄入≥3杯酒可导致血压先降后升,长期每天≥3杯与收缩压升高4.9 mmHg相关,女性对酒精的血压反应更敏感。
长期每天7~15杯酒,持续5~15年,可引发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左心室扩张、射血分数降低。女性在更低饮酒量和更短暴露时间时即可发病。
酗酒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险增加相关,长期每天约1杯酒猝死风险最低,而过量饮酒显著升高猝死风险。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少量饮酒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其实并没有确切的依据,很多人认为自己少量饮酒以后自己的血管更好了,要不就是心理作用,要不就是拥有更多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习惯抵消了饮酒对血管造成的影响。
其实,在饮酒这件事上,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指出了,饮酒,没有安全剂量,任何饮酒量均存在健康风险。
其实,长期喝酒对健康带来的伤害,绝不仅仅只是对血管的影响。
第一,长期喝酒,很容易损伤肝脏的健康
即便你只是少量喝酒,酒精依然需要代谢,酒精的代谢需要在肝脏中进行,长期喝酒,很容易损伤肝细胞,容易诱发一系列肝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及肝癌。
国人更不推荐去饮酒,因为国人身体里缺少乙醛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会导致乙醛的堆积,大量的乙醛很容易诱发癌症。
身体里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喝酒后更易脸红。
第二,长期喝酒,很容易损伤心脏的健康
抛开对血管的影响不说,长期喝酒会直接损伤心肌,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原因是长期饮酒还可造成人体营养失调,易导致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心脏受伤;酒精也可以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第三,长期喝酒,很容易导致老年痴呆
长期喝酒,很容易损伤脑血管的健康,长期喝酒,还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甚至引起维生素B的缺乏,而这些,都会导致年龄大了,更易罹患老年痴呆。
第四,长期喝酒,很容易患癌
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明确致癌物,无论你是喝酒喝多少,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
长期喝酒,导致的癌症并不是哪一种。
享誉全球的学术期刊《柳叶刀》曾发表一篇文章,估计2020年全球范围内所有新发癌症病例中有741300例归因于饮酒,其中男性达到76.7%。酒精所致癌症病例中,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的病例最多。
研究发现,在74万癌症病例中:适度饮酒(每天<20克)导致了13.9%的癌症病例;高风险饮酒(每天20-60克)导致了39.4%的癌症病例;酗酒(每天>60克)导致了46.7%的癌症病例。也就是说,只要喝酒,就会导致患癌风险明显增加。
其实,长期喝酒的人,无论你喝多少,都容易形成酒瘾,一旦养成习惯,再想戒掉往往很难,酒精对健康的损伤呈现一定的累积效应,看似每天的饮酒量不多,但是一个月,一年,十年呢?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