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正在批阅文件的周总理,听到他去世消息后:他死了为什么瞒我

1972年秋日的一个下午,北京中南海内,周恩来总理如常批阅文件时,偶然从工作人员处得知京剧大师盖叫天已于一年前病逝。总理手中文件骤然放下,厉声质问:“他死了?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要瞒着我!”

盖叫天,人们口口相传的江南活武松,1971年1月15日因感染走的,身边就几名徒弟在场,地方那边看着当时的气氛把消息按住不动,过了一年消息绕路才到最高层,晚了一截但还是到了。

他这条路是从清末的穷地里拱出来的,1888年河北高阳佃农家里生的孩子,8岁就被送进天津隆庆和科班,虎跳拿顶每天翻来覆去练,筋骨是这么磨出来的,13岁到杭州亮相,不爱别人叫他小小叫天,自己把名往上提一个字,盖叫天这名一出手就不打算低着头,他心里有个对位就是谭鑫培,舞台下边人都知道这股劲一直没断,1937年上海沦陷,亲日的人搞个《铁公鸡》大会串,名单里把他名字写上了,他直接躲到郊外,人找到了,宪兵问话,他说不识字不知情,把事推回去,台上不去,气口不松,名没被拿去做招牌。

周恩来和他打交道,是在戏和人的分寸上见真章,1953年全国文代会,俩人坐下聊,落到一句话上,艺术给人用,不是独门玩意,1956年他七十整,上海办寿礼,还有《盖叫天的舞台艺术》电影开拍,镜头把他的身段招式留在片子里,最让人记得住的是1962年春天的杭州,下雨,总理撑伞进燕南寄庐,盖老赤脚迎,外套脱下来就披在他肩上,嘴里一句旧规矩该收起来,如今你是国宝,我是服务员,屋里人都看见这一幕,台上台下的距离被挪了位置。

消息被压着背后的那股力,从运动往个体身上压,文化大革命起势,他被贴了反动艺术权威的标签,金沙港的老屋被翻过,腿在冲击里被压断,退到6平方米的小屋里,人就这么熬着,走的这会儿正是气头上,地方不敢把消息往外放,怕出事,1972年风口稍缓,文艺圈把真情一步步递到中南海,路上耽搁的时间不短,这个过程看得出那几年沟通不顺,基层对涉及知识分子的话题非常谨慎。

总理知道后很快把话定了,老艺术家的事要及时报,交代清楚流程,后面梅兰芳周信芳等人的善后开始有章可循,不再临时找办法,1978年盖叫天平反,骨灰安放,盖派艺术研究所成立,给他留下的那句知我者共产党一个落地的回响,当年雨里披在他肩上的外套,现在在故居纪念馆里摆着,让人看见一层意思,权力和艺术把握好距离,谁也不把谁当摆设。

这场迟到的送别,像一面照人的面子,把过去那种一阵一阵的做法里漏掉的人文关照亮出来,也能看见有人把偏差拉回正道的手劲,后人走到盖叫天墓前,抬头看学到老这几个字,想到的不止是刀马身段怎么练,更是那句话落在今天的用法,任何进步靠的是把创作的人当人看,规矩走稳,舞台有人,故事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历史   消息   文件   艺术   总理   杭州   舞台   身段   梅兰芳   上海   中南海   肩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