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天气预报截屏
在西安生活了二十年,我终于领悟到:这座十三朝古都最可怕的不是兵马俑的阴气,而是三伏天的阳气。当温度计突破42℃时,连钟楼的铜钟都在冒热气,大雁塔的玄奘像大概也在袈裟里偷偷开空调。
清晨六点的阳光已经具备煎蛋的杀伤力。我家楼下的肉夹馍摊主,每天都在和融化的芝麻酱作斗争。他的三轮车顶棚被晒得冒烟,铝锅边沿结着盐霜,连辣椒面都被蒸出了焦糖味。有天我买夹馍,他突然盯着我的额头说:"姑娘,你刘海在滴水,像不像大雁塔的喷泉?"
走在街上,鞋底与柏油马路发出撕心裂肺的黏连声。去年我在高新区目睹惊人一幕:一辆共享单车的车座被晒得通红,保洁阿姨用矿泉水瓶接了半瓶凉水,浇在车座上瞬间腾起白雾。她对着蒸腾的热气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这是给土地爷敬茶呢。"
商场的空调永远开得像太平间。上周我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看到穿羽绒服的外国游客和光膀子的本地大爷同框。导购小姐的职业微笑里带着冰碴子:"先生,我们这款防晒喷雾是吐鲁番火焰山特供,喷上能降五度。"我摸了摸货架,发现防晒霜都被晒成了液态。
最让人绝望的是傍晚的"蒸笼时刻"。城墙根下的退休大爷们,摇着蒲扇讨论的不再是秦腔段子,而是"哪里能买到防化服材质的睡衣"。护城河的水蒸腾着硫磺味,连流浪猫都学会了在汽车阴影里侧着身子走路,把肚皮贴在滚烫的地面降温。
图源Y先生
有天我在回民街看到卖冰峰汽水的老板,把整箱汽水泡在装满冰块的浴缸里。冰块融化的速度比他卖货还快,浴缸边沿结着盐渍,像极了西安城墙的城砖。他苦笑着说:"这哪是卖汽水,分明是在卖水蒸气。"
西安的热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地铁口的热风能把人掀个跟头,地下通道的瓷砖烫得能煎牛排,连钟楼的飞檐都在往下滴热油。去年七夕,我看到一对情侣在开元商城门口吵架,姑娘指着男友说:"你说爱我就像西安的夏天?我看你是想让我自燃!"
这座城市的绿化树都得了"空调依赖症"。高新路上的法国梧桐,叶子蔫得能直接当书签用。园艺工人给树干裹上防晒布,结果布被晒得自燃,消防队来了三辆水车才扑灭。我家小区的草坪,被太阳晒成了天然烧烤架,业主群里每天都在讨论"今天的草能烤几分熟"。
最让我佩服的是西安的外卖小哥。他们穿着长袖防晒服,戴着护目镜,背着保温箱在热浪中穿梭。有次我点了碗凉皮,小哥送到时满头大汗,凉皮却冻得硬邦邦的。他得意地说:"我在保温箱里放了三个冰袋,这凉皮比冰箱里的还新鲜!"
如今的西安人见面不再问"吃了没",而是"今天几度"。朋友圈里晒的不是美食美景,而是各种降温神器:挂脖小风扇、冰感坐垫、降温喷雾。有位网友发明了"冰镇西瓜头盔",把半个西瓜扣在头上,既防晒又解渴。
在西安,我学会了用意念降温。每次热得难受时,就闭上眼睛默念:"我在北极,我在北极..."直到有天我真的梦见自己在北极,北极熊却穿着短袖冲我喊:"西安太热了,我们组团去避暑吧!"
或许,西安的夏天就是上天对这座古城的考验。让我们在汗水中学会忍耐,在高温中懂得珍惜。毕竟,当秋天的第一缕凉风拂过城墙时,所有的煎熬都会变成值得回味的故事——关于十三朝古都的炽热传奇,关于一群在热浪中倔强生活的人们。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