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期间,山西省科技馆以“劳动创造文明”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探索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这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活动,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中圆满落幕,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与深刻记忆。
在二层大厅,人形机器人表演成为全场焦点,20个小型人形机器人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机械臂精准地划出优雅的弧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更有国内首款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这个身高1.66米、全身40个自由度的“未来劳动者”,不仅在深圳乒乓球亚洲杯为冠军递上奖杯,更在-20℃的亚冬会火炬传递中展现超强稳定性。在科技馆的舞台上,它与观众进行握手、拥抱以及智能互动问答,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人机协作的无限可能,仿佛提前窥见了未来劳动的新图景。
人形机器人表演现场 摄影:张哲侨
人形机器人互动现场 摄影:崔雯
在“从劳动中诞生的文明”主题活动中,观众从“黄土深井”到“星辰大海”,探寻着文明演进的科技奥秘。在数学展区与黄土展区,大家领略了农耕文明时代古人的非凡智慧。“混沌水车”以简单机械驱动水流,工匠千百次调试的巧思,让大家直观见证农业“技术进化论”的高效省力。而两千年前黄土地上,华夏先民以石圈叠筑“抗塌方井壁”,发明世界最早深井钻探技术,其创造力令人震撼。这些文明印记,让观众在惊叹中与先民智慧跨时空对话,深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混沌水车与农耕文明活动现场 摄影:闫玮
黄土地上的深井钻探技术活动现场 摄影:刘琦
在机器与动力展厅,小朋友们化身车间工程师,动手制作曲柄摇杆往复摆动机构,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不仅解密了蒸汽时代的动力密码,还亲身体验到了机械美学与物理原理的完美碰撞。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制作体验,小朋友们深刻感受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对科学和工程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机械齿轮里的革新力量活动现场 摄影:程文娟
航天嘉年华活动现场 摄影:崔雅婧
在走向未来展厅,航天嘉年华活动让观众沉浸在航天科技的魅力中。一组组亲子家庭踊跃参与中国空间站“天宫二号”模型拼装活动,在对照图纸辨认模块、讨论拼接的协作过程中,直观了解到“太空家园”的精密构造;在国家航天大事年表排序活动中,小朋友们一个个接力,为东方红一号、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重大里程碑事件进行排序,仿佛穿越时空的长廊,体验到中国人对上古神话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敬意,同时共同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
折“滞空纸飞机”活动现场 摄影:王嫔
在二层大厅的科技竞技场上,上演着智慧与创意的激烈碰撞。折“滞空纸飞机”比赛现场,小朋友们在辅导员的示范与指导下,捏着卡纸反复调整折痕,有的趴在桌上比对角度,有的踮脚模仿投掷姿势,力求让自己的纸飞机成为“滞空之王”。比赛过程中,不断有纸飞机刷新空中悬浮纪录,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三浦折叠体验区里,孩子们跟着辅导员的步骤压折、翻转,指尖在纸面按压出整齐的纹路。“看!我的平板变成立体三棱柱了!”一个小女孩举着作品惊呼,卡纸在灯光下展开成几何结构,仿佛藏着微型航天器的“太空密码”,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科技与创意交织的光芒。
三浦折叠活动现场 摄影:李泽
手偶剧表演《沉睡的香蕉》活动现场 摄影:张洪渊
儿童科学乐园的手偶剧表演《沉睡的香蕉》为亲子家庭带来了欢乐与科普的双重体验。操控手偶的辅导员们藏在幕布后,通过灵活的指尖动作让呆萌的小动物们“活”了起来。当大灰狼的阴谋被揭穿,关于反诈的儿歌随之响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安全知识。
五一期间,山西省科技馆还特别推出了原创科学课程 ——“前沿之基”系列课程,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前沿的大门。在课堂上,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青少年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在互动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激发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热情。
科学课程 摄影:马子娇
这个五一假期,山西省科技馆用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活动,呈现了一场劳动与科技共舞、智慧与创新齐飞的视觉与知识盛宴,让公众在回顾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伟大和科技的力量。未来,山西省科技馆将继续秉持探索与创新的理念,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公众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科学探索平台,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更加精彩的科技之旅!(供稿:崔雅婧,编辑:李燕)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