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而是苏联公告把日本逼入绝境

二战结束那会儿,日本投降的事儿大家伙儿都以为是美国扔的两颗原子弹给逼的,广岛和长崎一炸,日本就扛不住了。可最近这些年,有些日本学者挖档案挖得起劲儿,翻出老底儿来,说事情没那么简单。真正把日本高层逼到墙角的,是苏联那边的一纸宣战公告。这观点听着新鲜,但有理有据,基于一堆原始文件。带头说这事儿的是长谷川毅,这家伙是日裔美国历史学家,专攻苏联和日苏关系,书都写了好几本,影响力不小。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二战后期日本的处境说起。日本那时候已经快撑不住了,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步步紧逼,海军舰队基本报销,资源也短缺得要命。可日本高层还不死心,他们有个幻想:通过苏联帮忙调停,跟美国谈条件投降。为什么找苏联?因为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了中立条约,日本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承认伪满洲国,双方还做生意,日本从苏联那儿买石油和煤炭。这条约让日本觉得北方安全,能专心打南方。可实际上,日本把关东军的主力都调到太平洋去了,满洲那边只剩老弱病残,武器也陈旧,弹药不够用。

1945年上半年,德国投降了,美苏英三国开始商量怎么收拾日本。2月份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和斯大林谈妥了,苏联答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开战,换取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7月17日到8月2日,波茨坦会议,美英苏又开会,7月26日发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接到公告后,首相铃木贯太郎公开说“默杀”,意思是不理它,继续通过苏联渠道求和。日本大使佐藤尚武在莫斯科忙活了好几个月,发电报求苏联帮忙调解。

8月6日,美国扔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上,炸死7万多人,伤了20万。可日本反应呢?军部高层评估说,美国顶多就一两颗这种炸弹,破坏力跟之前的燃烧弹轰炸差不多。东京大轰炸3月9日就杀了8万多人,日本也没投降啊。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还坚持本土决战计划,打算挖战壕,武装平民,拖到美军登陆时再拼。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和外务大臣东乡茂德倒是想谈,但陆军那帮人死硬。原子弹炸了,日本没马上投降,继续等苏联回话。

转折点在8月8日晚上11点,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把日本大使叫去,递上宣战书,说中立条约作废了。第二天凌晨,苏联红军150万部队、5000辆坦克,从满洲东、西、北三面进攻。关东军700多万人马,本来就是纸老虎,主力和好装备早调走了。苏军一冲,阵地就崩了,第一天就丢了吉林指挥部,24小时内拿下11个要塞,长春和齐齐哈尔也丢了。一周内,苏军俘虏47万日军,剩下的退到长白山。苏军没停,还往朝鲜北部、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推进,甚至准备渡过宗谷海峡打北海道。

这下日本高层慌了。原子弹是炸城市,心理冲击大,但军部觉得本土还能守。苏联从陆地推进,直接威胁国家分裂。满洲是日本的资源基地,丢了就没石油钢铁,飞机大炮造不了。外交上,日本一直指望苏联当中间人,帮他们在美英间斡旋,保住天皇制度和部分领土。现在苏联自己下场,幻想全破灭了。8月9日,日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铃木贯太郎主持,大家争论到深夜。裕仁天皇破天荒表态,说苏联参战切断了退路,国家基础要动摇,必须结束战争。会议记录显示,原子弹提得少,重点是苏联进攻。

同一天,长崎也挨了原子弹,死了3万到8万。但会议上,军部还说这不算啥,继续主张本土抵抗。直到苏联军队推进的消息不断传来,主战派才动摇。裕仁在8月10日的御前会议上正式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大纲,但保留天皇主权。8月14日,内阁批准,裕仁录音宣布投降。8月15日中午,广播播放,日本全国震惊。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日本签字正式投降。

为什么苏联公告比原子弹管用?长谷川分析,日本领导层怕的是制度崩盘。原子弹杀伤大,但日本军国主义体制以“玉碎精神”为核心,纯粹武力震慑不够。广岛炸了三天,日本没动静;苏联宣战48小时内,天皇就转向投降。日本怕苏军占领北海道,推翻皇室,搞共产主义。军部档案显示,关东军败得太快,暴露了战略失误。日本以为苏联会拖三个月,结果斯大林加速进攻,为的是抢在美国前分战利品。

美国那边,杜鲁门扔原子弹,一部分是为结束战争,省美军伤亡;一部分是炫耀给苏联看,防止苏联独占东亚。战后东京审判,美国强调原子弹作用,淡化苏联贡献,冷战需要日本当盟友。长谷川说,这扭曲了历史。苏联进攻不光打垮关东军,还让日本丢了萨哈林南部和千岛群岛,这事儿到现在日俄还争。

其他学者也有类似观点。美国历史学家戈登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说美国对原子弹信心不足,辐射影响也没预料全。日本对原子弹的态度是低估,宣传成小攻击,民众都不知道实情。苏联计划甚至想炸富士山火山口,引发大灾难,但没来得及。长谷川的书引发辩论,有人说原子弹有冲击,但苏联是最后一击。批评者如理查德·弗兰克觉得长谷川低估了原子弹的震撼,但长谷川用会议记录反驳,炸弹后没急着谈降,苏联后才乱套。

战后,日本重建经济,当上发达国家,但历史疙瘩没解。长谷川的研究影响大,推动多角度看二战结束。现在核竞赛又热,广岛长崎80周年,全球反思核威慑。苏联因素提醒大家,战争结束不光靠武器,还靠地缘政治。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还说苏联“侵略”,但长谷川的观点让日本人重新审视自家历史。

历史不是黑白分明,原子弹可怕,但没一锤定音;苏联公告像从背后捅刀,把日本的算盘全打碎。长谷川这种学者,靠档案说话,不搞情绪,值得多学学。现实中,国家决策往往是多因素纠缠,投降这事儿也一样,日本高层保制度、保领土,比保民众命重要。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输家总得找台阶下,苏联给了日本没台阶的绝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历史   日本   苏联   原子弹   绝境   美国   专家   公告   关东军   波茨坦   长崎   满洲   广岛   军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