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彩电大跌,背后是“新价值创新”乏力

环比跌幅高达28.2%,这是国内彩电市场交出的7月答卷。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7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仅为186万台。除了环比大跌之外,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期也大幅下降14.3%,创下近13个月来最大的单月同比跌幅。

“跌”的背后是透支效应凸显

大屏君认为,如果说环比28.2%的大跌,还可以用“618购物季高峰效应”解释,那么同比14.3%的跌幅,就难以如此解释了——因为,毕竟年年都有618购物季。618购物季不应该成为7月份同比涨跌变化的原因。

事实上,业内人士几乎一致指出,短期原因看,2025年7月电视机市场的疲软,与“国补”政策息息相关。一方面,去年四季度开始的国补政策,极大拉升了“换机更新”的性价比,推动了去年10月份到今年1月份的市场增长,形成了一轮消费高峰。这轮消费高峰并不代表着行业市场出现了新需求,而只是存量市场的时空转换,因此对此后的市场走势一定会造成“透支效应”。

另一方面,6月下旬以来部分地区国补资金紧张,甚至耗尽。而下半年新一轮资金要到8月份才开始逐步到位。这显然让7月份的彩电市场形成了一个“国补真空”。但是,从市场消息面看,下半年国补资金已下达,即将到位是“公开消息”——等一等就会有补贴,有优惠,这显著影响了消费市场需求的释放节奏。

以上两个层面的因素叠加,构成了7月“大跌”的短期理由。但是,大屏君必须指出,这种“国补”的巨大影响,依然是植根于彩电市场自身的长期市场规律的。彩电行业依然没有找到新的“价值点”才是其市场走势在国补影响下如此“毫无定力”、“任其摆布”的根本原因。

彩电需要新应用新价值,才能走出疲软

“从2016年的全年5500万,到目前一年的3300万,国内彩电市场需求规模10年下降4成!”这是一个长期数据,也代表了家庭电视机需求的“长期疲软格局”。那么,为何如此呢?

对此,大屏君要引用另一个产品的例子!老年人手机市场,智能手机是如何取代传统“老年机”的呢?如果仅是从“通讯”需求看,传统老年机声音更响亮、价格更便宜、待机时间更长、应用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直接。但是,智能手机却拥有“刷短视频”、“微信群社交”、“支付”等三大传统老年机没有的功能。

或者说,老年人“带上老花镜、努力学习智能机”具有明确的目的!更准确的说法,并不是智能机替代了老年机,进入老年人手机市场;而是老年人也需要短视频、支付、社交三大新价值。是新价值改变了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习惯:这与手机传统的“通信”功能几乎无关。为了新价值,老年人愿意学习、愿意花时间、愿意付出更多经济成本。

将类似的逻辑放在彩电上,则可以发现,虽然过去15年的历史,彩电也实现了“所谓智能化”。但是,彩电的智能化却并没有带来太多新价值。消费者用彩电的核心应用依然是传统的视听娱乐——而且因为嵌套式VIP、一堆盒子和遥控器、各种APP等,反而让电视机“越智能越难用”。

所以,大屏君常说,今天的彩电产业有三大坑:“传统视听娱乐机制依然是功能主打,但是操作上反而更不好用”;“新兴的移动视听娱乐、短视频和手持设备崛起,抢占了电视机应用时间片”;“电视机屏幕更大、居室视觉上的突兀感更强,却偏偏应用频次降低,爆款新应用不足、价值打折扣”……这三大原因决定了近10年来彩电市场的持续走弱。

“即便是大屏巨幕电视,也只是更为突出视听沉浸感”,大屏君窃以为在这样的“价值和应用”高度传统化的电视机产业上,其很难具有从手持、移动端重新拉回消费者“时间片”的吸引力。这也导致,国补政策带来的换新,在彩电上仅仅是“价格优惠”,这与手机换新寻求计算能力升级、匹配更新的游戏或者卫星电话功能;与汽车换新更多是为了新能源和辅助驾驶价值,为增强的主动安全性;冰箱换新往往需要更大尺寸,满足家庭人口或者生活习惯改变的需求;空调国补下,很多家庭采购第二台、第三台设备,并应对高温天气北移、居家空调向每个房间一台的消费趋势升级……等等都不相同!

由此,洛图科技(RUNTO)判断,今年第四季度的电视市场将可能会掉入低谷,零售市场大概率录得-20%以上的跌幅。因为,国补落地拉起行业消费潮,恰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面对同比的极高基数、国补透支效应、国补拉动力随时间延长递减,以及彩电缺乏新价值创新的产业现实,今年四季度数据再怎么难看,都是“正常”的。

“只有更便宜,而没有明确的消费新功能,仅仅靠大屏化彩电行业走不出低谷、无法创生新增量需求!”大屏君认为,彩电行业现在最需要的是“崭新的爆款应用”。

大屏彩电日趋到顶,应用价值升级创新已到背水一战时刻

虽然总量持续低迷,但是近三年来彩电企业的日子还算可以。原因就在于“大尺寸化”升级。目前75英寸已经是国内消费市场的中枢尺寸。国内彩电市场单台消费显示面积,是全球市场的近2倍。大尺寸彩电流行,换来总量不变但是单价增长,成为彩电企业业绩的主要亮点。

但是,不仅是大屏君、包括几乎所有行业从业者都明白,彩电尺寸不可能一直增长下去。这不仅是技术的限制,也是居家空间自身的限制。75-85英寸可能已经是能普及的最大尺寸。居家彩电近百年历史,主流尺寸从17英寸增长为70+,即将在这条“尺寸变大的迭代线”上,不可避免的触碰天花板。

那么,一旦三两年内,彩电的大尺寸化潮流结束,国内彩电市场拿什么“说事”呢?大屏君觉得,大尺寸化潮流,在过去10年的行业低谷中,起到了“肾上腺素”的作用,为行业创新和新价值挖掘提供了“时间”窗口。但是,行业有没有好好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呢?从今天的市场产品看,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屏君必须指出,随着大尺寸化进程到了后期阶段,彩电行业对应用价值创新的需求将日益显著。一旦没有了大尺寸持续增长这一“肾上腺素”支撑,即可更为真切的体会到“应用创新”的需求是多么迫切。在应用创新方面,马上电视机品类就会面临背水一战的空前压力。

对此,大屏君认为,彩电产品需要在算力能力、通信能力、模块化升级能力、软件生态等基础能力上全面升级,通过融入AI时代的数字化潮流、重塑巨幕大屏的家庭地位,特别是要提升作为多种内容载体平台的粘性、开发主动式应用技能,实现真正的从“视听单一功能”、向“数字化超级节点”的转变。

因此,彩电行业7月份的暴跌困境,表面看是政策周期与市场透支的短期阵痛,深层则是长期价值创新缺位的持续爆发。当尺寸红利耗尽、补贴效应退潮,唯有在核心应用体验上实现颠覆性突破,为那块占据客厅中心的大屏赋予不可替代的新价值,才能真正唤醒消费者的需求,引领行业走出低谷,迎来真正的复苏与增长。大屏君要说,未来彩电价值,必须从主要依靠屏幕这一硬件,向更衣靠算力和软件的新时代转变,实现适配AI数字化历史潮流的真正涅槃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数码   乏力   彩电   价值   市场   尺寸   行业   电视机   需求   老年人   传统   跌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