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现场。记者 海坤 摄
“塔灵灵”公仔。记者 鲍淑玲 摄
VR全场景体验。记者 鲍淑玲 摄
当张信哲的歌声在览山公园上空回荡,当贺兰山岩画的研学队伍中传出阵阵惊叹,当“塔灵灵”文创玩偶被游客塞进行李箱……今年以来,银川文旅集团正以一场酣畅淋漓的“文旅变革”,让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与消费活力激情碰撞。通过产业“功能重塑”与资源“结构升级”双轮驱动,围绕“演唱会经济”“夜间经济”“低空经济”等多条主线,推动“商文旅、体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让老景区焕发新的生机,更让“银川故事”走出宁夏。
改革改出新天地 老资源玩出“新花样”
今年以来,银川文旅集团统筹推进专业化整合,加快文旅主业资产聚合,分类推动企业转型发展。集团先后完成新华书店、西夏风情园等企业的股权划转,积极推进版画公司吸收合并,以及银戈公司、市民云公司的退出与注销流程,持续清理无效低效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资产盘活、成本管控、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等多项举措,多管齐下推进减亏治理;同时加快项目建设,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
“以前来西夏陵,只能在遗产区转转;现在不仅可以体验VR,还能在商业街买到喜欢的文创产品!”这是游客对西夏陵的新印象。今年,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商业街业态升级、停车场扩容、智慧化建设、引入VR互动体验等方式,全面提升服务配套水平,成为国内文博类景区中的热门打卡地,游客量同比增长280%。
与此同时,银川文旅集团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加大重点项目的谋划与实施力度,完成了包括览山公园服务设施提升在内的多个文旅改造项目。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实则是集团“产业转型”布局中的关键一棋:通过项目升级与智慧化改造,让传统景点焕发新体验,将静态资源转化为动态吸引力。
文旅融合“新引擎” 提升城市消费力
“看完演唱会,用票根免费逛了鸣翠湖,还在阅彩城吃了火锅,这趟银川行太值了!”来自西安的歌迷小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行程单”,道出了银川“演唱会经济”的独特魅力。今年,张信哲、张靓颖等明星演唱会轮番登场,西北首场超级音乐节、2025览山音乐季三场演出共吸引10万人次参与狂欢。更引人注目的是“票根经济”带来的连环效应:1.5万名乐迷凭票根前往各大景区打卡、商圈消费,直接带动130多家餐饮商超人气攀升,阅彩城客流量增长超过三成。
据不完全统计,“银票有礼”活动吸引1.5万名乐迷凭演唱会票根,前往西夏陵、贺兰山岩画、鸣翠湖、军博园等10余家景区以及130余家商超和餐饮场所消费。阅彩城等重点商圈客流量提升30%以上,为银川探索“一个舞台撬动全域旅游、一张票根激活全城消费”提供了有益经验。
今年以来,银川文旅集团大力培育“演唱会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热点,积极拓展“音乐节+”“演唱会+”等融合新模式,全面激发文旅市场活力。通过“票根经济”串联产业链、激发消费潜力,联合推出“银票有礼”计划,以景区、商圈、餐饮为联动矩阵,推动“粉丝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持续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构建“音乐+文化+旅游+住宿+商业”融合共生的文旅新生态,实现“一张演唱会票撬动全城文旅消费”的链式反应,不断释放“演唱会经济链”对文旅产业的新活力。
与此同时,银川文旅集团加快推进览山“夜经济”发展,以“焕新览山·多彩文旅季”为主线,推出览山落日大合唱、无人机星光秀、文创市集等“白天深度体验+夜晚爆点狂欢”双线活动,创新打造长期夜间活动与短期市集互补、购物与娱乐全线贯通、商旅文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助力银川夜间经济向高品质、多业态方向拓展。通过联动策划花博园花园派对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为城北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和览山、阅海一体化运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引流和带动作用。
文旅产品“新场景” 激活消费新动能
“这个‘塔灵灵’公仔太可爱了,把西夏陵的塔做成Q版,孩子一眼就喜欢上了!”在西夏陵景区,来自上海的王女士一口气买了3个文创玩偶。
今年以来,银川文旅集团以“文化传承+市场需求”为双轮驱动,采取“自主研发、联合开发、代销合作”等多元模式,构建了覆盖历史、文化、生态等多主题的文创产品体系,形成“文化IP+创意设计+产业生态”的立体化发展路径。集团自主开发的文创产品涵盖文具、餐饮、明信片、公仔、纪念币、非遗手工艺品等10余大类,超过300款特色产品,目前在售约1600款。通过深化“文物活化+科技创新+体验升级”的多元路径,持续推动静态文物资源向动态文化生产力转化。西夏陵“塔灵灵”、贺兰山岩画宝宝,以及“生如夏花”“颈上添花”“女人如花”等“花”系列文创产品,尤其受到外地女性游客的青睐。
同时,银川文旅集团聚焦“假日经济”,持续挖掘文旅资源,打造文旅新IP,不断深化文旅产品供给侧改革。集团精准把握从“观景”到“体验”的消费转型趋势,推出滚钟口“日出之约”、览山赏“日落”等品牌活动,构建新型消费场景,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充满活力的社交空间、创意舞台和疗愈场所,有效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消费场景背后的经济效益。通过充分释放文旅资源潜力,贺兰山岩画研学深度游、鸣翠湖荷花节、军博园军旅体验游等品牌活动持续升级,引流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以丰富的产品供给和多元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此外,“会展经济”也成为新的增长点。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2025宁夏体育博览会等一系列高规格展会,将银川打造为“国际会客厅”,不仅带来人流与物流,也推动多个项目落地。而鸣翠湖荷花节、军博园军旅体验游等特色活动,持续为“假日经济”注入热度,让游客流连忘返。
记者 鲍淑玲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