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没到北京,特朗普先服软,中国出手就是3440亿,ASML或被取代

特朗普这边刚放出“要跟中国谈”的话,中国这边就抬手砸下3440亿。

光刻机的风口被点燃,ASML的独占地位开始松动,还没开谈,先动了根基,谁退,谁进,一看便知。

皮笑肉不笑

2025年7月15日,特朗普站在匹兹堡“能源与创新大会”的演讲台上,前半段还在强调美国AI算力全球领先,突然话锋转到中国:“我们要在非常友善的方式下同中国竞争。”

美国媒体都蒙了,“friendly fashion”这个词怎么能从特朗普的嘴巴里说出来?

其实,在“友善”的前提下,是特朗普反复强调的“美芯片最强”“AI领先全球”“不能让中国追上”。

根据词频统计,“领先”出现17次、“主导”9次、“不能追上”6次,几乎每段话都在强化技术霸权逻辑。

并且,这种“嘴上抹蜜、手上动刀”的操作也不是偶然。

就像2025年6月,美国商务部宣布部分解除对三星、台积电的对华设备出口豁免时,却同步扩大了对成熟制程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范围。

他们就像这样不断的押一放一试探中方反应,既能保留政策调整空间,又能为后续谈判预留筹码。

因此,虽然特朗普嘴上喊着“友善”,却并不是服软,只是特朗普在控节奏。

尤其他正打算组团来中国,场面不能闹僵,先放个软姿态探探风声。

而且,美国的内部问题也让特朗普不得不这么做。

根据美国电子制造协会数据,仅2024年,对华制裁使中国关键零件无法正常销往美国,从而导致美国本土电子产业出现12次关键零部件断供。

有人直接表示:若继续制裁,美国半导体企业将在2027年前损失超500亿美元。

特朗普在演讲中刻意平衡“友善”与“领先”,实则是向华尔街传递“风险可控”的信号,同时安抚选民“对华强硬立场未变”,所以才有了这种混搭说法,友善里带着压制,合作中藏着防备。

但中国这边压根没接茬,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没空陪你闹

就在特朗普放话“友善竞争”的同时,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正式落地,3440亿元注册资本直接砸在行业最痛处。

这笔钱到底怎么花?简单说,就是哪儿被卡脖子就往哪儿砸。

这些钱一半以上砸向制造环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些大厂直接拿到扩产资金,就连武汉新芯这样的小厂,在12英寸晶圆厂扩建项目里都拿到了50亿的资金流

剩下的钱则砸的更狠,让光刻机、光刻胶、量测设备这些“卡脖子”领域成了重点。

另外,大基金三期还专门划出300亿给光刻机零部件企业,像光学镜头、量测系统等,这些以前全靠进口的东西,现在有了国产替代的底气。

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实打实的做出了一些成绩。

比如说长江存储的192层3DNAND良率从60%跳到90%,长鑫存储的DDR5芯片研发周期缩短一年,这些突破背后都有大基金的影子。

所以,这些钱对行业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输血了。

前两期大基金已经让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5%提到30%,三期这波操作直接把投资周期从10年延长到15年,把国产化率目标定到50%。

当国产光刻机的光学镜头开始量产,当HBM存储芯片打进特斯拉供应链,那些曾经用技术封锁卡脖子的人,现在该慌了。

ASML:别搞我

ASML这个荷兰公司手里攥着全球最硬的芯片制造设备“EUV光刻机”,光2024年就卖了44台,而且全球就这44台能造7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单台卖15亿还得排队等两年

但看它最新财报,中国大陆市场的份额从47%掉到27%,跌得有点狠。

原因正是:一边美国不让卖,而另一边,则是中国自己的光刻机正在往前赶。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经送到客户那儿测试,能做到11纳米的分辨率,里面的双工件台是清华团队搞出来的,定位准到1.9纳米,以前这技术只有ASML有。

而且,ASML的光刻机零件来自全球,德国蔡司的镜头、美国的光源,少一个都装不起来。

现在中国企业慢慢能自己造了,科益虹源的激光器装进了国产光刻机,茂莱光学的镜头也通过了中芯国际的检验。

而且,中芯国际靠N+1工艺就做出接近7纳米的芯片,量产的同时良率还能保持90%以上。

这种不用EUV也能往前冲的路子,让ASML的技术封锁效果打了折扣。

一套下来ASML不慌谁慌?它的High-NAEUV光刻机原本想在中国卖个好价钱,结果预售情况不如预期。

毕竟芯片行业看的是产能和成本,中国现在一边投钱搞研发,一边扩产成熟制程,ASML要是再拿不到中国订单,后面的日子怕是更难算清账。

未来已来

ASML垄断松动的背后,全球半导体格局正悄悄变天。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2026年量产的消息,让车载、工业芯片的成熟制程市场提前躁动。

SEM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半导体产能已占全球28.7%,中芯N+1工艺每月5万片的产能,正分流台积电16nm订单

大基金三期押注的50%部件自给率目标,若2028年达成,全球设备市场将现新玩家。

而且现在ASML的High - NAEUV在中国预售就已经遇冷,按中国成熟制程产能不断扩展的速度来说,到2030年,恐怕没人再敢说“离开谁不行”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科技   北京   中国   出手   光刻   三星   美国   友善   芯片   全球   纳米   产能   量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