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拖延时,家长的沟通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态度,错误的催促会让孩子更抵触,而共情式沟通能帮孩子放下顾虑:
用“共情”代替“指责”。孩子磨磨蹭蹭不写作业时,别说“你怎么这么懒,又在拖延!”,而是说“妈妈知道,写作业可能有点无聊/有点难,你是不是不想开始呀?”先认可孩子的感受,再引导解决,比如“我们一起看看,哪部分最容易,先从简单的开始,好不好?”
用“具体帮助”代替“笼统催促”。孩子遇到难题拖延时,别说“快写啊,别愣着!”,而是主动提供具体帮助,比如“你这道题卡在这里,是没看懂题目,还是不知道怎么算?如果是没看懂,妈妈可以帮你读一遍;如果是不知道怎么算,我们一起回忆下老师讲的方法。”帮孩子扫清具体障碍,比催促更有效。
避免“比较式打击”。不要说“你看隔壁小明,作业早就写完了,就你拖拖拉拉”,每个孩子的节奏不同,比较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别人”,加重拖延。相反,和孩子“自己比”,比如“你今天写作业,比昨天快了5分钟,进步越来越大了!”
破解学习拖延:让孩子从“磨洋工”到“主动学”的实操指南(一)
破解学习拖延:让孩子从“磨洋工”到“主动学”的实操指南(二)
破解学习拖延:让孩子从“磨洋工”到“主动学”的实操指南(三)
破解学习拖延:让孩子从“磨洋工”到“主动学”的实操指南(四)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