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觉:最近新闻里总说“钱印得不少”,可咱们摸摸口袋,感觉钱不但没变毛,反而更禁花了?东西好像也没怎么涨价,甚至有些还更便宜了?
您的感觉没错!数据为证:到2025年9月,咱们的广义货币M2已经高达335万亿,经济总量(GDP)的2倍。按常理,这么多钱在市场上,早该“洪水滔天”,物价蹭蹭涨了。可神奇的来了,9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却是-0.3%。
这就怪了,水放了,池塘为啥没满?
这事儿好比一条大河,央行是上游水库,开闸放水。但水到了中下游,发现两边的农田(也就是实体经济)有些“干涸”,农户(企业和老百姓)信心不足,要么不敢接水去扩大生产,要么不敢用水去大胆消费。结果,大量的水就在银行的河道里空转,流不进咱们日常消费的大田。
再加上,大家普遍感觉钱赚得不容易,消费起来自然就更精打细算。企业为了回笼资金,只能“降价促销”来抢客户。所以,不是钱不值钱,反而是钱“更值钱”了,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通缩周期”。
在这种特殊时期,资产的逻辑变了。过去闭着眼买房、炒股、理财可能都赚钱,现在一不小心,资产贬值的速度可能超乎想象。为了帮您守好钱袋子,下面这四件事,我以十年的财经观察经验,强烈建议您三思而后行:
第一件:炒股,别上头,更别加杠杆!
上半年A股那一波行情,确实让不少老朋友心痒痒。但这轮上涨,主要是银行存款利率太低,大家把钱挪到股市里“逼”出来的。这种靠资金推动的行情,根基不牢,就像沙滩上盖楼。
所以,两个原则请记牢:一不盲目追高,看着涨得猛就冲进去,很容易站在山顶,寒风凛冽;二绝不加杠杆,借钱炒股就像开快车没刹车,市场一个颠簸,就可能让您血本无归。投资可以,但要用闲钱,带着一颗平常心。
第二件:买房投资,这个“接盘侠”当不得!
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全国二手房价格连续跌了41个月,平均跌幅超过30%,有些地方甚至腰斩再腰斩。有人可能会说:“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房子总该保值吧?”
我想说,千万别有这种幻想。上海、深圳的房价收入比超过40倍,这意味着一个家庭不吃不喝40年才能买套房,泡沫依然很大。之前它们只是跌得慢,像是在“硬扛”,但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补跌”。现在投资买房,大概率是伸手接住正在下落的飞刀。
第三件:买理财产品,别以为稳赚不赔!
银行利息低,大家转投理财产品的怀抱,规模都超过30万亿了。很多人觉得,尤其是R2级别的低风险产品,基本不会亏。
但今时不同往日。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很多是债券,而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在不断走低,风险在悄悄积累。现在,就连R2级别的产品亏损也不再是新闻。您图的是它的收益,它可能盯上的却是您的本金。购买前,一定要看清说明书,做好风险可能降临的心理准备。
第四件:盲目创业,九死一生的“豪赌”
如果眼下您正失业,或者有创业的冲动,我劝您先冷静。在经济通缩期,消费需求整体萎缩,各行各业都“卷”到不行,成本(房租、人工、原材料)却居高不下。同时,线下实体的生意还被电商不断分流。
此时创业,成功的概率比经济上行期要低得多。这不再是勇者胜的游戏,而更像是一场生存挑战赛。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一句话:现金为王,耐心等待。
在经济通缩期,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保证本金安全。可以把资金暂时配置在国债、大额存单这些无风险的“避风港”里。虽然收益不高,但胜在安稳。保护好您的本金,就是留住了未来的火种。等到经济周期转向,遍地是黄金的机会来临时,您才有充足的弹药去抄底资产、把握商机。
2025年的最后三个月,让我们一起,稳健地守住财富,智慧地等待未来。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