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司机要求顾客支付“超时费”,被拒后拉走货物未还;客服:账号已封,可与司机沟通

城市货运的最后一公里,往往藏着最真实的民生百态。当一笔14.5元的同城订单遇上"超时费"争议,当司机的维权诉求演变为私自扣货的过激行为,事件背后不仅是个体间的利益冲突,更暴露出同城货运平台在规则执行与司机管理中的深层漏洞。西安商户朱先生的遭遇,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下同城货运行业在快速扩张中亟待规范的诸多细节。

订单生成:2.4公里的配送约定

2025年8月8日下午3时55分,西安城南区的一处家装建材仓库外,阳光正透过稀疏的云层落在堆码整齐的纸箱上。朱先生站在仓库门口,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出的"小拉快送"订单确认信息,眉头舒展了些许。这批定制门柜的零配件是同城一位客户急用的货品,订单显示收货地址距离仓库仅2.4公里,导航预计车程10分钟,平台自动计算的费用为14.5元,支付完成的瞬间,系统提示"预计16:09送达"。

朱先生俯身检查了一遍货物包装,每个纸箱外都贴着醒目的标签,标注着"4号楼1单元地库"的字样。作为从事家装行业多年的商户,他深知定制产品的时效性——与客户约定的交货截止时间是8月9日中午,这笔订单的时间安排本应绰绰有余。下午4时02分,手机响起提示音,快送员刘师傅已抵达装货地。透过仓库窗户,朱先生看到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路边,司机下车后熟练地打开后备厢,动作麻利地将三个纸箱搬上车。4时03分,平台显示"装货完成,前往卸货地",朱先生返回店内,开始处理下一笔订单。

此时的他并未意识到,这场看似普通的同城配送,即将演变成一场持续十天的纠纷。

配送分歧:找不到地址的四十分钟

下午4时15分,朱先生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来电显示是刘师傅。"你这地址到底在哪?导航到小区门口,保安不让进啊!"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烦。朱先生愣了一下,重复了一遍订单备注:"是4号楼1单元的地库,你跟保安说一声,业主应该打过招呼了。"

刘师傅的回应带着火气:"我都在门口等了十分钟了,打收货人电话也没人接!你这单子耽误我时间,得加10块钱超时费!"朱先生觉得不可思议,订单信息里不仅有详细地址,还留了收货人和自己的两个联系方式,"找不到地方是你导航的问题,怎么能让我加钱?"两人在电话里争执起来,从4时15分到4时28分,近一刻钟的沟通始终没有结果。

挂断电话三分钟后,朱先生再次查看订单状态,屏幕上赫然显示"16:28 卸货完成,订单已完成"。他立刻拨打刘师傅电话,对方却直接挂断;联系平台客服,得到的回复是"司机反馈已完成配送"。直到此时,朱先生才意识到——货物被司机拉走了。

当天傍晚,朱先生联系上收货客户,对方表示从未收到货品,甚至没接到过配送电话。"我当时就急了,那批零件是定制款,重新生产至少要三天,肯定赶不上9号的工期。"朱先生连夜联系工厂加急赶制,第二天一早亲自送货上门,额外支付了30元运费,这才勉强保住了客户订单。而那位重新找来的送货师傅,从仓库出发到在地库交货,全程只用了12分钟。

平台介入:封禁账号与沟通僵局

8月9日上午,朱先生再次联系货拉拉平台客服,提供了与客户的聊天记录和二次送货的凭证。客服查询后回复,刘师傅确实未完成配送,且拒绝配合平台调解。当天下午,平台给出处理结果:封禁刘师傅的司机账号,在纠纷解决前不予解封。但当朱先生要求平台协助追回货物时,客服却提供了司机的私人电话,"建议您与司机自行沟通,若协商无果可报警处理"。

这样的处理结果让朱先生难以接受。"我是通过平台下单的,平台收了费用,就该对整个配送过程负责。"他尝试拨打刘师傅电话,对方接通后情绪激动:"我从东门绕到西门,又被保安拦在北门,四十分钟都在小区门口打转,14块5的单子赔上这么多时间,加10块钱过分吗?"刘师傅强调,自己曾三次拨打收货人电话,均无人接听,联系朱先生时对方态度恶劣,"他还说要让我赔偿损失,我凭什么送还货物?"

在刘师傅的描述里,这场纠纷的起因是"无人接货导致的时间损耗"。他向记者展示了当天的通话记录:16:07拨打收货人电话,响铃15秒无人接听;16:12再次拨打,响铃20秒被挂断;16:15联系朱先生时,双方爆发争吵。"小区太大,三个门绕下来多跑了两公里,平台计算的10分钟车程根本不现实。"刘师傅承认将货物拉回了住处,"我不是要贪这点东西,就是气不过——司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

规则争议:"超时费"是否有章可循

随着事件发酵,同城货运中的"超时费"争议逐渐浮出水面。记者查询货拉拉平台规则发现,"小拉快送"属于即时单中的特快一口价服务,条款明确标注"费用包含所有基础配送成本,司机不得额外收取费用",仅在产生高速费、超长超重附加费等特殊情形时,可由双方协商补充费用。

从事同城配送五年的王师傅透露,行业内确实存在隐性的"超时约定":"一般超过半小时的等待,我们会跟客户商量加钱,但很少有人像刘师傅这样直接扣货。"他解释,短途订单利润微薄,若遇到地址模糊、收货人失联等情况,司机很容易陷入"白跑一趟"的困境,"平台只算里程费,不算等待成本,有时候真的觉得不公平。"

而在朱先生看来,平台规则既然存在,就该被严格遵守。"如果地址有误,我认账;但订单信息写得清清楚楚,司机找不到地方是他的责任。"他展示了订单详情页的截图,收货地址精确到单元门,备注栏还用加粗字体标注了"地库接货,电话保持畅通","第二天另一个师傅轻松找到位置,说明根本不是地址的问题。"

货物扣留:维权边界的法律拷问

截至8月18日,被扣留的货物已在刘师傅处存放十天。朱先生多次表示愿承担合理的等待成本,却始终未能与对方达成一致。这种僵持状态,将"扣货维权"的合法性推上了风口浪尖。

法律界人士指出,刘师傅的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承运人仅在托运人未支付运费等法定情形下,才享有货物留置权,而朱先生已完成平台支付,刘师傅的扣货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更值得注意的是,若被扣留货物价值超过1万元,可能构成侵占罪,面临刑事追责。

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民警表示,此类纠纷若涉及货物扣留,可先由派出所调解,若调解无效,当事人可通过民事诉讼维权。"我们遇到过不少类似案例,司机觉得委屈扣货,最后反而要承担赔偿责任,得不偿失。"

8月18日傍晚,刘师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自己已联系辖区派出所,"明天会把货送过去,让朱先生自己去取",但对于赔偿问题仍不愿松口。朱先生则表示,将保留追究损失的权利,"不光是货物,还有我二次送货的费用和耽误的工期,这些都该有人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财经   司机   客服   拉拉   账号   货物   顾客   师傅   订单   平台   电话   地址   收货人   费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