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这个人,出生在1894年福建闽侯一个普通书香家庭,那时候清朝末年,国家乱成一锅粥,他从小耳濡目染那些动荡事,早早就对国家前途有了自己的想法。1911年辛亥革命一爆发,他十七岁就投身福州的学生军,扛枪上阵,跟着队伍北伐,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没多久,他考进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接受正规训练,之后又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那届同学里有李宗仁、白崇禧这些后来名声在外的将领。他毕业后分到福建部队,很快就卷入地方军阀的争斗,李厚基当督军时限制地方军发展,他不愿低头,干脆加入闽南民军,参与驱李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这让他见识了军阀混战的真面目。
北上后,他投奔冯玉祥的国民军,当上第十四师军械处长,负责炮兵事务,那时候北伐浪潮正起,1926年闽南民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四师,他被请回去任参谋长,不久调到总司令部作战科长,参与制定北伐计划。蒋介石四一二事变后,大革命失败,他被解职,闲居上海,本想去福建任职,但形势太复杂,朋友劝他出国深造,1928年他去了日本,先进炮兵专科学校,次年考上日本陆军大学,学业出色,各科成绩在前列,回国时参谋本部评价他是留日学生中军事心得最深的一个。1934年回南京,任参谋本部厅长,专管对日情报,那几年他埋头分析日军动向,为抗战做了铺垫工作。
抗战爆发,吴石的作用渐渐显露,1938年武汉会战时,他主持情报参谋训练班,邀请周恩来、叶剑英来讲游击战和持久战,学员们从中受益匪浅。1940年桂南会战,他指挥一场关键战役,帮白崇禧打了大胜仗,被荐为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虽然张发奎对他私生活有意见,觉得他消极被动,但吴石还是尽职尽责。1944年湘桂战役,日军大举进攻,他求援蒋介石却没及时响应,导致部队大败,那次他亲眼见百姓流离失所,对国民党派系内斗彻底失望,干脆辞职。抗战胜利后,他调国防部史料局局长,接收上海时目睹官员劫收乱象,更觉国民党腐败无药可救。
1945年后,他开始在家收听解放区广播,邻居就是毛人凤家,但他照样听,毫不避讳。何遂这个老乡,比他大六岁,早年同盟会成员,两人从福建靖闽军时就认识,何遂子女多是中共党员,他自己虽不是,但坚信共产党能救中国。吴石通过抗战观察,也和何遂观点一致,1947年4月,经何遂介绍,他在上海锦江饭店见华东局的刘晓、刘长胜、张执一,从此建立联系。起初是单线,何康负责中转,他往返沪宁送情报,内容包括国民党军部署。1948年夏秋,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代号“密使一号”,那年淮海战役前,他提供国民党作战序列和战斗序列,帮解放军减少伤亡,赢得先机。吴仲禧去徐州剿总时,他写信给学生李树正托关系,后者抄录地图送回上海。
1949年3月,他到何宅交《国防部全国军备部署图》和《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细到团级番号,张震后来说这对渡江作战帮助极大。4月,他调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截留298箱国防部机密档案藏在仓前山福建省研究院书库,计划起义时献出。没想到改任国防部参谋次长,他经香港见吴仲禧,坚持赴台继续工作。8月14日蒋介石严令,他交代王强保护档案,王强后来如约移交解放军。这些年,他虽在国民党中枢,但怀才不遇,杂牌出身不受重用,蒋介石偏爱黄埔嫡系,他感慨国民党不亡没天理。情报工作风险极大,他用副官聂曦送信,家里灯火通明,国民党高层脉搏全在他手里掌握。
1949年8月16日,吴石携妻王碧奎、次女吴学成、幼子吴健成乘军机从福州飞台湾,长子吴韶成在南京大学读书,大女吴兰成在上海医学院,两人留大陆。次日福州解放,王强将档案交给人民解放军。吴石到台后,任国防部参谋次长,进入蒋介石军事决策核心,继续潜伏。他本想通过何遂一家联络,但9月1日何遂因儿子何康被上海军管会点名,风声紧,他安排何家离台,何遂飞香港。吴石虽有头衔,但孤立无援,只能等待组织派人。
11月27日,华东局派朱枫赴台,她先联系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再接上吴石,两人多次秘密会面,他提供国民党军事机关主官名册、东南驻军番号、飞机大炮坦克数量等情报,通过海峡传回大陆。这些资料价值巨大,帮解放军加速军事进程,避免重大伤亡。1950年1月29日,国民党特务抓蔡孝乾,从其笔记本发现“吴次长”字样,蒋介石震怒,下令彻查。2月28日,吴石在台北公馆被捕,王碧奎也遭牵连。保密局二处处长叶翔之亲审,他咬牙不吐,遭受酷刑,一眼失明,但坚守秘密。
夫妇关押三月多,王碧奎出狱后,每年清明携子女祭奠。子女吴学成16岁、吴健成7岁被赶出门,流浪街头,后由部下吴荫先收留。吴石狱中在一本画册背面写遗书,回顾生平,交代遗作,叮嘱子女自立、守清廉勤俭家风,并赋诗。6月10日,特别军事法庭秘密审判,宣判死刑,当日下午4时,他与朱枫、聂曦、陈宝仓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年57岁。蒋介石亲自核准,两人月后,王正均和林志森也被害。吴荫先领尸火化,骨灰寄放台北郊区寺庙41年。
牺牲后,何康奉中央指示告知大陆子女,定为最高机密,不公开纪念,不透露他人。吴韶成从香港报纸证实,守秘60年。朱枫、陈宝仓早获追认,朱枫1951年华东局评烈士,陈宝仓1952年毛主席批示授革命烈士,但吴石身份复杂,非正式党员,赴台未经直接委派,仅后与朱枫单线,定性难。聂曦2006年追认。吴石情报曾上毛主席桌,主席批“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但保密严,23年未正名。
吴石牺牲后,子女生活多舛。大陆的吴韶成1950年22岁,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读书,毕业后投身冶金项目,在河南多个工厂工作,从基层技术员干起,参与建设。吴兰成毕业后先在北京医院,后分配内蒙古大兴安岭行医20多年,条件艰苦。台湾子女,王碧奎含辛茹苦抚养,吴学成辍学打工早婚,吴健成长大后上台湾大学。历次运动中,大陆子女成分受父亲国民党高官影响,常遭审查,吴韶成组织生活停五年,吴兰成工作调动受限。他们不怨,只信父亲为国牺牲。
1952年,何康告诉吴韶成,华东局台湾工委有吴石档案,可证明身份,但涉台人员,严禁外传。吴韶成守口如瓶,继续工作。动荡中,冲击更大,1972年吴韶成蒙冤,向中共中央组织部写信申诉父亲身份,求恢复组织生活。信从河南省革委会层层上报,到国务院信访办筛选成重点,周恩来亲自过目。他认出吴石贡献,找叶剑英核实,两人商讨保密与定性问题,叶剑英派人调查,确认情报价值。周恩来提笔批示:“吴石同志为革命牺牲,应将其子女作革命烈士子女看待”,强调当年保密未发证明,现予纠正。
批示下达,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操办,起草公函,以密件发至吴韶成、吴兰成单位。公函说明保密起见未公开,现视同烈士子女。罗青长作为当事人,参与全程。1973年11月15日,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函件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发抚恤金650元,吴韶成全上交党费。吴兰成单位也落实政策,调整待遇。叶剑英过问中,指示加快,中央有关部门出具结论。吴韶成收到时,生活稍稳,审查结束。这批示不只个人事,是对隐蔽战线认可,吴石非党员但贡献如党员,定性靠事实说话。
周恩来弥留前,还找罗青长交代吴石后事,肯定其为解放事业和统一大业出力,避免伤亡,献生命,不会忘。罗青长1991年接见吴韶成时,转述这些。申诉虽晚,但解开心结,吴韶成后来整理父亲资料,参与纪念。
追认后,政策落实,吴韶成调职,住房医疗优先,吴兰成回北京工作。台湾,王碧奎教子女闽侯方言,守家风。1977年,吴健成台湾大学毕业,获美国全奖读化学硕士,毕业后接母去洛杉矶定居。1981年12月,吴韶成、吴兰成飞美探亲,全家32年后团聚,吴学成从台北赶来,五人互述别后。1982年,王碧奎在美国安家。1991年12月10日,吴学成夫妇夏金辰从寺庙取骨灰,乘船过海到郑州,吴韶成接站,供奉近三年。
1993年,王碧奎洛杉矶逝世,享年90岁,骨灰运回。1994年4月22日,全家在北京西郊福田公墓合葬父母,百余人参加,何康出席忆吴石生平。墓碑“吴石将军 王碧奎夫人之墓”,碑文概述生平和1973年追赠烈士,由罗青长审定、郑葆生题写,邻何遂夫妇墓。罗青长题词“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2006年11月22日,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正式补正。聂曦同年追认。
晚年,吴韶成退休整理父亲遗作,吴兰成探亲新疆,吴健成美国工作,吴学成台湾养老。家族教育后代,传家风。吴石公馆旧址成公园,骨灰安葬后,每年清明子女扫墓。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