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王朝1566》里,清官海瑞一身正气,却屡遭打压;而大奸臣严嵩却能稳坐首辅二十年,权倾朝野。
为什么历史上的忠臣往往斗不过奸臣?
其实,不是忠臣能力不足,而是奸臣更懂得“权力的游戏”。
今天,我们就以严嵩为例,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上位、拿捏皇帝心思,打压异己的。
严嵩的“上位秘诀”
嘉靖人生后二十年,就忙着修仙长生,他不上朝,可朝廷事务需要人来管理。
他没有选择身边的太监,而是重用了内阁。
因此大明内阁,在嘉靖一朝空前强大。
严嵩是一个”嘉靖心理投资专家”,精准拿捏皇帝心思。
嘉靖皇帝痴迷道教,整天想着炼丹修仙,不会亲自下场,去管朝政。
严嵩就抓住了这一点,做了三件事:
1. 写“青词”拍马屁
* 青词是道士写给神仙的奏章,嘉靖修仙,需要这个。
严嵩是弘治十八年(1505年)殿试中,二甲第二名,全国第五名。
写个文章还是擅长的。把青词写得天花乱坠,让皇帝觉得他是“天选之人”。
* 别人写青词是应付差事,严嵩却写得比科举文章还认真,甚至熬夜修改,让嘉靖越来越依赖他。
严嵩还找外援,儿子严世蕃。
他是一个鬼才,每次都会猜嘉靖的心思,文采斐然,特别是对一些孤僻的文书很了解。
2. 替皇帝背黑锅
* 嘉靖不想被人骂“昏君”,所以坏事都让严嵩去干。
比如加税、抄家、打压言官,全是严嵩出面,皇帝躲在后面装好人。
严嵩在剧中对着儿子说,“大明离不开你爹,我不只是在杀人、关人、罢人,更重要的是在用人!”
* 严嵩甘愿当“白手套”,让皇帝觉得:“坏事是他干的,朕还是圣明之君。”
严嵩替皇帝除掉他要干掉的人,嘉靖需要钱,严嵩去捞,坏名声,严嵩担着。
3. 垄断信息,四处收集情报
* 严嵩让严党核心罗龙文控制通政司(相当于中央情报局),所有奏折先过他的手,不利的消息全被扣下。
* 嘉靖每天看到的,全是严嵩筛选过的“好消息”,自然觉得天下太平,严嵩功不可没。
严嵩能屹立不倒,不是因为他多厉害。
而是因为他让皇帝觉得“没他不行”。
严嵩的“权力网络”
利益捆绑,一荣俱荣单靠讨好皇帝还不够,严嵩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严党,让所有人都离不开他。
1. “买官卖官”产业链
* 明朝官员的升迁,本来要经过考核,但严嵩直接明码标价:“想升官?先交钱!”
* 比如,一个知县想调回京城,得送几千两银子;想当巡抚?没几万两别想进门。
* 这样一来,整个官场都成了严嵩的“提款机”,谁敢反对他,就是断大家的财路。
2. “保护伞”战术
* 严嵩不仅自己贪,还有一党的人,在重要位置上任职,形成利益共同体。
* 比如浙江巡抚郑必昌,之前 默默无闻,为了升官,向严党低头,投靠了罗龙文,成为浙江的严党执行人。
* 所以,即便有人想弹劾严嵩,会发现满朝都是他的人,嘉靖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3. “甩锅”高手
* 每次出事,严嵩都能找到替罪羊。
比如浙江水灾,本是严世蕃下令手下毁堤淹田导致的,但最后责任都在浙江执行人郑必昌、何茂才身上,严家父子安然无恙。
* 嘉靖本来就不管具体事,一看有人背锅,也就懒得深究,严嵩继续稳坐钓鱼台。
严嵩的势力之所以牢不可破,是因为他让所有人都成了“同谋”。
贪官依赖他升官,清官怕被他陷害,皇帝靠他维持朝局。
为什么海瑞这样的忠臣斗不过严嵩?
海瑞是清官,敢骂皇帝,敢怼权贵,但为什么最终没能扳倒严嵩?
1. 孤军奋战,没有盟友
* 海瑞靠的是“一身正气”,但严嵩靠的是“利益集团”。
* 满朝文武要么怕严嵩,要么收了他的钱,谁会帮海瑞?
2. 皇帝不想动严嵩
* 嘉靖知道严嵩贪,但他更怕没人替自己干活。
* 如果严嵩倒了,谁来写青词?谁来背黑锅?所以皇帝宁愿留着严嵩。
3. 严嵩的“护身符”:让皇帝觉得他有用
* 海瑞骂皇帝昏庸,严嵩却让皇帝觉得自己“圣明”。
* 在嘉靖眼里,海瑞是“找茬的”,严嵩才是“办实事”的,自然更信任严嵩。
忠臣输给奸臣,不是因为忠臣不够刚,而是因为奸臣更懂“权力的玩法”。
历史启示:为什么贪官总能得势?
严嵩的故事,不仅仅是明朝的历史,更是千百年来官场的缩影。
为什么贪官总是难倒?根本原因有三:
1. 制度漏洞:如果权力缺乏监督,奸臣就能钻空子,形成利益集团。
2. 人性弱点:皇帝喜欢听好话,官员想要升官发财,严嵩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3. 清官的困境:海瑞这样的忠臣,往往单打独斗,而奸臣却擅长拉帮结派。
所以,历史上的忠奸之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好人VS坏人”,而是“个人道德VS体制漏洞”的较量。
如果海瑞活在今天,他能扳倒严嵩吗?
或许,答案不在个人,而在制度。
#大明王朝1566##以书之名##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文学创作大会#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