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医药大牛市!

双轮驱动医药大牛市


老黄也说过,在过去几年的管制下,它们在中国 AI 芯片的份额已从 95% 暴跌到 50%。禁售 H20 短短一个季度,就让国内市场出现了真空,大批本土芯片趁势而起,开始发布各种各样的英伟达平替。


寒武纪亏了八年,今年一季度的营收比去年直接增长了 42 倍,原地开始盈利。


华为的昇腾芯片供不应求,最新的昇腾 910C,单卡算力已经干到了 H100 的80%。


甚至华为还另辟蹊径,捣鼓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既然单卡算力不够,那就直接开始堆规模,把更多的卡给连通起来。


今年四月,华为发布了 CloudMatrix 384 超节点,把 384 块昇腾 910C 给连起来。


从盘面来看,H20松绑叠加NV链出业绩,带来了供应链、AIDC、机房建设以及应用的上涨。逻辑上是一天扩散到位,交易上还要看是否有持续性。


市场比较关注的是H20是否持续供应,从目前交流的情况来看,去年已下单未交付的部分,是可以持续交付的。至于库存清空后,大概率是供应B30\40这种阉割版。


为什么美国这个时候来供应呢,也很简单,贝森特自己都说了,中国已经可以出等效的产品,且不是一家,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卖了。不卖,CUDA的生态就会被替代,卖了生态延续的话,就好会有人继续买下一代的阉割版,实际意图是挤占国产已经可以平替的市场。这个事情,不是现在才这样的,任何一个科技竞争领域都是我们做得出来了,他们就会卖,压制份额的同时完成代差封锁。


我们的国产形成生态的时间越久,被压制得救越久,在标准竞争层面就越不利,这也是美国商务部卢特尼克所描述的核心——人工智能是中美标准之争


虽然我持有这种供应链的股票,但从内心,从交易以外的视角看,都是希望国产能快速放量,形成自己的心态,替代CUDA,这个过程就如同鸿蒙去挑战底层操作系统一般。

交易角度,市场在交易硬件,比如光模块,在看比如源杰科技:激光器(有源)芯片(电信号转光信号),主打高性能芯片(数据中心/电信),偏上游;仕佳光子:无源芯片+有源芯片+材料,多元化应用(包括汽车材料),偏上游;太辰光:无源器件+光模块、有源光缆,偏集成 !


在交易比如pcb下游铜箔、电子纤维布,甚至中信翻出联瑞新材,挖到了粉体填材!


摘录如下:

1.铜箔、玻纤板块持续走强,请务必不要忽视CCL、IC载板、芯片堆叠封装需要的必备核心材料——粉体填料(硅微粉、氧化铝粉等)。

普通覆铜板(如FR-4):硅微粉填充重量比约15%,主要使用角形硅微粉(单价约5000元/吨)。高端覆铜板(高频高速覆铜板、封装载板等):填充率提升至30%-50%→高端产品填充率翻倍,且单价提升2-4倍。


lowdk、lowdf和PTFE要求,斗山及生益科技为公司重要客户。

覆铜板中粉体填料的发展路径正在复刻学习半导体粉体填料的路径。


公司是唯一真正量产供应【海力士】半导体HBM和【台积电】国内厂商,与国际龙头亚都玛分庭抗礼。2024年为公司高阶品起量元年,主要供海外巨头,当年公司境外毛利率快速提升至53%(同比+14ppts)。


长鑫2024H2已开始量产HBM2,HBM3最快2026年量产,公司又是国产化的极佳卡位,在海外供应经验的支撑下,公司海外和国产两条腿同步走顺理成章。

公司已深耕粉体填料领域40余年,21年上市之初股价仅10余块,正是由于公司不断突破,真正致力于我国粉体填料的发展,将应用范围从上世纪电视二极管拓展至如今的EMC、CCL、3D打印、工程塑料等领域,月线才会一路向上,目前公司股价已50元(较上市初x5倍),真成长股无需多言,我们坚信公司产品一定会为AI电子时代再次赋能,目前25-26年估值仅32x、22x,强烈建议关注。


另外,肯定期待2025年是否被定义为AI智能体元年!是否呢?工具如OpenAI的ResponsesAPI和AgentsSDK简化开发流程,支持多智能体协作,降低落地门槛。全球AI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44.8%,反映出强劲的扩张潜力。同时,细分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比如,在医疗领域中,AI智能体辅助诊断(贝瑞基因智能体),解决临床痛点。AI智能体概念后续上涨空间可期,短期聚焦2025年元年节点,重点布局医疗、企业服务等落地场景标的(如国脉科技、金山办公),未来期待技术突破下的生态协同以及垂直应用的爆发。


说白了期待企业盈利!期待财报上证实,不然智能体也就是小资金抢夺情绪方向!

创新药超级大牛市


当前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整体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但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板块仍处于‘价值洼地’阶段,全球资本重估才刚刚开始。”


2021年1月, 27家创新药公司的市值总1.75万亿,今天是1.85万亿。5年间,这些公司的本身的管线和研发实力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27家公司2024年整体的收入是1099亿人民币,只是K药年度收入的一半。可以想象,如果有替代K药的品种出现 ,市值会增长多少?


这个分析的背后逻辑是对中国创新药创新能力的看好。


现在是中国创新药爆发式发展得到了全球认可,MNC除了认可中国创新药的创新效率、数量质量和性价比,还重视中国丰富的临床资源,一些新靶点在中国已有上人体的数据,这对新药研发和决策至关重要。所以,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才刚刚开始。每家MNC项目库中都有中国的创新药,有的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二。范围也从肿瘤药向代谢、心脑血管、自免疫等方面扩展。


创新药BD成功率在不断提高,并由外企定价。这与2019-2021年核心资产由北上资金定价完全不同。我们原先医药的估值模式要改进。

1、医药投资赛道推荐

创新药投资思路:创新药是推荐的赛道之一,有按出海分层的投资思路。预期今年下半年出海提速但节奏分化,推荐关注出海预期未打满的康臣药业和远大医药;临床价值高、赛道热门、出海机会大的君实生物和益方生物;信誉好、出海概率大的信达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

CxO赛道看好理由:除药品外,看好CxO赛道。国内融资情况企稳,海外融资回暖较快,创新药获得资金后会形成正向循环拉动CxO及上游业绩增速,因此对CxO和上游进行推荐。


2、药品投资思路

出海分层投资:创新药按出海分层投资,一是出海预期未打满的,如康臣药业和远大医药;二是临床价值高、赛道热、出海机会大的,如君实生物和益方生物;三是信誉好、出海概率大的,如信达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

二代IO思路:除出海,还有二代IO思路。一代IO核心专利28 - 32年集中到期,海外千亿美金市场将受生物类似药冲击,海外MNC有延长专利或找下一代治疗药物的需求。有两个投资思路,一是PD - 1与ADC组合延长专利,涉及百济、天境、新诺威、科伦系等;二是找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二代IO细分赛道:二代IO细分赛道包括PD -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lus,前排推荐三生制药,关注君实生物、神州细胞、华海药业、基石药业等后排有出海预期公司,PD - L1 VEGF临床价值高;细胞因子,重点推荐信达生物,其白介素2有潜力拓展到一线热肿瘤治疗;TCE,建议关注泽璟制药的DL3CD33抗体。

A股关注:福瑞股份、信立泰、华海、神州细胞、康弘、一品红、千红、恒瑞、华东、药明康德、凯莱英、长春高新、荣昌生物、百济神州、科兴制药、泽璟制药、贝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科技   双轮   医药   中国   赛道   公司   生物   芯片   填料   智能   华为   思路   无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