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侵略而生:苏联第16个加盟国卡累利阿,为何仅存在16年便消失?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为侵略而生:苏联第16个加盟国卡累利阿,为何仅存在16年便消失?

原创 文史砖家 2023-03-24 17:00:08


晨雾 / 转帖


【晨雾按语】


据报道,2025年9月19日,爱沙尼亚外交部宣称,当天有三架俄罗斯米格-31型战斗机未经许可进入爱沙尼亚芬兰湾上空,停留长达12分钟。 2025年9月19日,欧盟多名高级官员称,俄罗斯军机当天进入爱沙尼亚领空的行为“极其危险”“不可接受”,北约表示已派出战机拦截。 2025年9月20日凌晨,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消息显示,三架俄军米格-31型战斗机19日完成从俄西北部卡累利阿共和国到波罗的海沿岸“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的计划内飞行,其间未偏离商定航线,未侵犯爱沙尼亚领空。


这里俄方宣称“三架俄军米格-31型战斗机19日完成从俄西北部卡累利阿共和国到波罗的海沿岸“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的计划内飞行”。我们知道,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岸边的一块飞地。从俄罗斯本土任何位置到加里宁格勒州走陆路最少要经过两个邻国,否则就必须走海上或者空中穿越芬兰湾-波罗的海。笔者找来一张地图。咱看看“卡累利阿共和国”在哪里?加里宁格勒州在哪里?“三架米格-31战斗机完成了从卡累利阿到加里宁格勒州机场的计划内飞行”应该怎样飞?



如果直线飞行,从俄罗斯的西北部与芬兰相邻的卡累利阿共和国飞往加里宁格勒州不仅要侵犯爱沙尼亚,而且还会侵犯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那两个小国也不是省油的灯,可是它们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没有提出抗议,说明飞机没有侵犯它们两国领空。我们看到如果穿越芬兰湾-波罗的海,就可以不侵犯任何国家飞到加里宁格勒州。可是爱沙尼亚说被侵犯了。所以小编分析,不排除三架战机基本上走的是海上的航线,但是穿越爱沙尼亚与芬兰之间的海域时候故意或者非故意向南偏离航线进入了爱沙尼亚领空,造成事端。


事实真相如何,我们只能看子弹飞。这里提到了一个冷知识:卡累利阿共和国(俄罗斯战机起飞的那个地方)。关于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这个自治共和国的来龙去脉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小编在这里推荐百度百科上“文史砖家”原创的“格瓦拉同志”的一篇陈述严谨的文章《为侵略而生:苏联第16个加盟国卡累利阿,为何仅存在16年便消失?》。


-------------------


虽然完全吞并芬兰的计划未能得逞,但在苏芬战争结束后,苏联还是以芬兰割让的领土为基础,将“芬兰民主共和国”改组为“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作为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卡累利阿-芬兰建立和存在的目的,都是为苏联最终完全吞并芬兰而服务。


文 | 格瓦拉同志


1991年12月25日,随着镰刀锤子旗在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立国74年的苏联轰然解体,取代这个庞大“红色帝国”的是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15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苏联解体前35年,作为其第16个加盟国的卡累利阿-芬兰却被撤销,前后仅存在16年。那么,苏联为何要组建这个“短命”的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地图


卡累利阿-芬兰简称卡累利阿,位于今天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西北部,北邻摩尔曼斯克州,东北与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接壤,东部濒临白海,南接列宁格勒州、沃洛格达州,西部毗连芬兰,面积约17.4万平方公里,首府为彼得罗扎沃茨克。卡累利阿总人口约62万,其中俄罗斯族占73.6%,卡累利阿族占10%。卡累利阿本是芬兰的领土,它之所以一度能成为苏联的加盟国,完全是苏芬战争的结果


1939年,欧洲大陆上空密布着战争的阴云,纳粹德国在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兵锋继续东指,意在消灭劲敌波兰。此时,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感受到巨大威胁,为了避免跟纳粹德国的战争,决定跟希特勒政权建立“友好”关系。此时,希特勒为了执行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正面冲突,同样愿意跟斯大林集团签订非战条约。



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的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承诺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外,还以秘密附属议定书的形式划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包括两国共同瓜分波兰领土的方案。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其肮脏的“交易”,其无耻程度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苏联虽然跟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斯大林内心并不相信跟他一样反复无常、侵略成性的希特勒,深恐一旦波兰灭亡后,纳粹德国便会撕毁条约,然后经由北欧的芬兰进攻苏联。因此,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仅仅1个多月后,斯大林便指使外交部邀请芬兰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建议双方互换部分领土,以此建立苏联在西北部的防御战线。



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被迫割让的领土,即战争爆发前苏联索取的部分


按照这项要求,苏联建议芬兰将卡累利阿地峡的俄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并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与此同时,苏联还要求租借芬兰的汉科半岛30年,每年租金800万芬兰马克。作为对芬兰的“补偿”,苏联表示愿意将奥涅加湖西北部的领土割让给它,面积是芬兰割让领土面积的2倍。


从表面上看,这项领土互换要求对芬兰有利,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汉科半岛是芬兰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一旦丢失后果难以想象。更何况,芬兰在历史上曾遭受沙俄百余年的残暴统治(1808-1917年),直到1917年才在德国的帮助下赢得独立,但在建国后却屡屡遭受苏联的军事威胁,因而国内反苏意识非常强烈。正因如此,芬兰一口回绝了苏联的要求,坚决不肯割让一寸土地。



苏军进攻芬兰布署示意图


芬兰是典型的小国,无论是版图、人口、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根本没有资本抗衡苏联。因此,在斯大林看来,芬兰政府一定会屈从于苏联的意志,拱手献上大片战略要地,但这个北欧小国却拒绝了他的“好意”。芬兰的强硬态度惹恼斯大林,就在会谈破裂后14天,即1939年11月26日,苏联便一手炮制“曼尼拉炮击事件”,然后以此为借口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由此爆发


在近4个月的战事中,苏联总共投入120万兵力进攻芬兰,而后者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能倾尽全国兵力20万进行抵抗。虽然兵力对极为悬殊,但在国防委员会主席曼纳海姆元帅的指挥下,芬兰军队化整为零,利用天气和地形优势跟苏军大打游击战,竟然让后者付出37.5万人阵亡、伤者无算的惨重代价,而本方伤亡人数仅有2.6万人,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苏联军队被冻死的士兵和被遗弃的装备


不过,芬兰虽然拥有顽强的抵抗意志,但终因国小民寡,最终在兵员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的情况下,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事。1940年3月,芬兰在瑞典的斡旋下,被迫跟苏联签订“和平协定”,将整个卡累利阿地区割让给苏联。除此之外,芬兰还割让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及部分萨拉地区,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30年


1939年12月1日,就在苏芬战争爆发5天后,志在必得的斯大林便授意组建一个名为“芬兰民主共和国”的伪政权,由流亡在苏联的芬共领导人库西宁担任首脑。按照斯大林的设想,一旦苏联占领芬兰全境,“芬兰民主共和国”便成为该国唯一的“合法政权”,然后由它按照波罗的海三国的模式,将芬兰并入苏联(注:波罗的海三国即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的国旗


虽然完全吞并芬兰的计划未能得逞,但在苏芬战争结束后,苏联还是以芬兰割让的领土为基础,将“芬兰民主共和国”改组为“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跟俄罗斯、乌克兰等其他15个加盟共和国拥有平等的地位。毫无疑问,作为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卡累利阿-芬兰建立和存在的目的,都是为苏联最终完全吞并芬兰而服务,真可谓“为侵略而生”


然而,不久后发生的苏德战争打乱苏联的计划,而芬兰则在德国的帮助下,于1941年收复在战争中丢失的土地。虽然苏联在1944年重新夺回上述地区,但由于它正集中兵力解放东欧、进攻德国,加之美英等国的干涉,最终使得苏联放弃吞并整个芬兰的计划。1948年,芬兰跟苏联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两国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约定遵守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独立以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赫鲁晓夫在1956年授权苏联最高苏维埃撤销卡累利阿的加盟国地位


由于芬兰成功地保住独立地位,因此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便失去存在的意义,退出历史舞台势在必然。因此,1956年7月16日,在接替斯大林担任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授意下,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撤销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将其并入俄罗斯联邦,并改名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由此,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消失,前后仅存在16年。


参考书目


1.【苏】C·B·格尔特:《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代出版社1955年版。

2.吴春秋 主编:《世界战争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3.【俄】拜尔·伊林切耶夫:《苏芬战争1939-1940》,中国长安出版社2014年版。

4.【英】阿诺德·汤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

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信息来源:2025-09-15 百度百科 文史砖家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483ebd1aedb40d63710c658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历史   苏联   盟国   芬兰   爱沙尼亚   斯大林   共和国   波罗的海   加里宁   俄罗斯   领土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