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拖着拖着,还真拖出事儿了。
据《卫报》报道,俄罗斯国内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燃油危机。加油站断供、排队数小时成为常态,汽油价格飙升至历史高位,连克里米亚这样的能源重点保障区也出现了限购现象。
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乌克兰持续数月的无人机袭击,摧毁了俄罗斯境内超过17%的炼油能力,相当于每天减少约110万桶的产能。
尽管俄罗斯仍保有柴油库存,维持了军工和交通运输的基本运作,但民用汽油市场已接近崩溃边缘。
远东城市排队现象严重,甚至搞出了新段子:加满一箱油像逛了一趟精品店,空着手回家,只剩下哲学思考。
对于一个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的国家来说,无比讽刺,也令人疑惑。充分暴露出俄乌战争第四年,俄罗斯所面临的深层危机。
无人机咬开的能源口子
乌克兰的无人机就像一群停不下来的马蜂,盯着俄罗斯的能源命脉咬。从2024年开始,这些不贵的小飞行器反倒成了最准的“手术刀”,一次次扎向俄罗斯的炼油厂。
就说梁赞炼油厂,三个月里被袭了三次,这个一年能产1370万吨石油的大厂,一半产能都得停了;克拉斯诺达尔炼油厂爆炸的时候,火光把夜空都染红了,这座每年产300万吨成品油的厂子,直接成了无人机的固定目标。
乌克兰的打法其实很简单,但特别致命:前一波打出来的伤还没好,下一波打击又到了,结果就是俄罗斯怎么修都赶不上被摧毁的速度,陷进了死循环。这么折腾下来,俄罗斯17%的炼油能力没了,每天少产约110万桶油——这等于直接掐断了它经济的一条大血管。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老百姓加油难:8月份交易所里,95号汽油涨到了8.2万卢布一吨,比年初涨了快六成。连克里米亚这种重点保能源的地方都开始限购了,远东的加油站更是排起长队,民间都编段子吐槽:“加箱油跟逛奢侈品店似的,最后啥也没捞着,只剩瞎琢磨。”
俄罗斯能源系统的弱点,全被无人机扒出来了。这些炼油厂大多是苏联时候建的,设备早老化了,西方又断了关键技术和零件的供应。乌克兰显然摸透了这套系统的命门——不搞遍地开花的乱打,就盯着几个核心节点打。
比如阿菲普斯基炼油厂被打后,南部立马缺柴油;古比雪夫炼油厂一停,莫斯科州的油就紧张了。这种“打一个点乱一片”的效果,比正面战场开炮还让俄罗斯头疼。
从加油站到前线的连锁麻烦
燃油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从老百姓的加油箱,一路倒到了前线部队。俄罗斯政府赶紧下了全面禁止汽油出口的命令,想把有限的油留在国内,但这招2023年还行,到2025年就不管用了。
私人贸易商偷偷通过非法渠道接着出口,再加上铁路运油的能力不够,成品油根本没法及时送到需要的地方。赶上夏天农忙,还有大家出门的高峰,农用机械和私家车抢油,本来就紧张的供应更不够用了。
对俄罗斯军队来说,确油已经开始改变战场的样子了。空军最先受影响,TS-1喷气燃料不够,训练任务只能减,有些基地连日常巡逻都少了。
那些靠汽油驱动的轻型装甲车、快速突击车更麻烦,没油的机械化部队就像被卸了腿的老虎,想动都动不了,战术上灵活不起来。
为了躲无人机打击,俄军只能把储油点拆成一个个小的,虽然这样不容易被一锅端,但补给的链条变长了——前线部队等加油要花更久,运油的车队在路上暴露的时间也更长,风险更大。
经济上的连锁反应更让俄罗斯难受。炼油能力不行了,俄罗斯只能改出口的东西:高附加值的成品油少卖了,反倒要多卖没加工过的原油。这就意味着,同样多的石油,换回来的外汇少了一大截。
有研究说,现在俄罗斯靠能源出口赚的钱,已经是开战以来最少的了,可通胀却涨到了9%,卢布还一个劲地贬值。
要知道,能源出口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一半,这部分钱少了,直接影响军费能不能撑下去,最后就成了“仗打越久,经济越差;经济越差,仗越难打”的循环,根本绕不出来。
更长远的影响在老百姓的心态上。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民众还有不少爱国热情,可打了四年,消耗越来越大,油价涨、生活服务也少了,那点热情慢慢就磨没了。
远东居民为了一箱油排几小时队,克里米亚的出租车司机因为限购没法做生意——这些日常的麻烦,比任何反战宣传都更能让人心动摇。
现在的战争早不是军队之间打打杀杀那么简单了,而是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在比高低,要是后方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愁,前线士兵的士气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别掉进消耗战的坑,这才是关键
俄罗斯现在的麻烦,其实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不管打什么仗,要是陷进消耗战的泥坑里,到最后比的都是国家整个系统能不能扛住。乌克兰用无人机证明了,现在打仗不用非得火力对等,只要找准对方的关键基础设施打,就算是强敌也能让它被动。
俄罗斯明明是能源大国,却闹油荒,这事看着荒唐,其实是因为它的关键设施没护好、民用和军用资源没分配好、国际供应链也太脆,这些问题全凑到一块爆发了。
对我们以后可能的收台行动来说,第一个得记牢的教训就是,得建一个全方位的防护网。俄罗斯的炼油厂接二连三被打,说明以前那种靠很多兵守着的老办法已经不管用了。
我们得搭一个从太空到地面的立体预警网,不管是重要的能源设施、交通枢纽,还是通信节点,都得一层一层护好。
防无人机也不能只靠防空导弹,还得搞电子干扰、激光拦截这些不贵的办法,弄成多层的“保护罩”。另外,关键的产能也得散开,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让对方找不到能一下打垮我们的目标。
第二个要学的是,经济系统得有“抗造”的能力。俄罗斯就因为炼油能力不行了,国内就乱了,很大原因是它太依赖能源出口,而且产业链也不完整。
我们得提前把自己能说了算的工业体系建起来,特别是芯片、高端制造这些关键领域,不能再靠别人。
同时也得调整能源结构,多搞可再生能源,别太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只有经济的底子够稳,才能扛住战争带来的冲击。
最重要的是,得攥住战略主动权,别掉进消耗战的坑。俄罗斯的例子摆在这,现在的战争拖得越久,对国家实力的消耗就越大。
我们得有能快速结束战斗的能力,通过精准打击把对方的作战系统打瘫痪,在最短时间里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得有厉害的远程精准打击能力、能从多个方向投送兵力的能力,还得能掌握信息主动权,一开打就能打垮对方抵抗的心思。同时,也得提前想好应对国际制裁的办法,多开拓些市场,确保就算外面有压力,我们的供应链也断不了。
其实俄罗斯加油站前的长队,还有前线部队缺油的情况,说到底都是国家在战争中“扛造”能力不够的表现。
现在的战争早就进入“整个系统对着干”的时代了,单看某一种武器先不先进,已经决定不了输赢了;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能不能护住、资源能不能调好、经济能不能扛住风险,这些才是关键。
从俄罗斯的麻烦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燃油危机,更像是未来战争的一次彩排——谁能让自己国家的系统保持完整、能一直撑下去,谁才能在现在的战争里笑到最后。
信息来源:
上观新闻——深度|继对俄罗斯海运原油限价后,西方又要对石油产品下手,影响几何?
光明网——克里米亚地区和俄远东地区出现汽油短缺
中国网——俄对乌多地发动大规模袭击乌军打击俄两座炼油厂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