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中国犯下的天大罪恶

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不算短,从唐朝就有踪迹,但要说“罪恶”,还真得聚焦到一些具体的案例上,尤其是近代史里的那些事儿。

先说说犹太人在中国的根儿。早在唐朝,就有证据显示犹太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做生意,落脚开封。那时候他们主要是商人,带着货物、文化过来,跟本地人和平共处。到了宋朝,开封的犹太社区还挺繁荣,建了会堂,融入了不少中原文化。后来元明清时期,他们慢慢被同化,身份也模糊了,基本上没啥大动作。

真正让犹太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起来,还是近代的事儿,尤其是19世纪以后。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蜂拥而入,犹太商人也跟着来了。他们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哈尔滨这些通商口岸,干的买卖五花八门,有合法的,也有不那么光彩的。咱们今天要聊的“罪恶”,就得从这时候开始说起,因为这段时间的记录多,事儿也大。

说到近代中国的“天大罪恶”,鸦片贸易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坎儿。这玩意儿把中国搞得民不聊生,国家衰败,谁沾了鸦片,谁就背了骂名。而在这场灾难里,犹太商人的身影是明晃晃存在的,尤其是沙逊家族(Sassoon Family)。

沙逊家族,犹太裔,起家在巴格达,后来搬到印度孟买,19世纪中期开始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沙逊(David Sassoon),这老兄带着一家子在上海、香港搞贸易,核心买卖就是鸦片。据历史学家统计,沙逊家族在19世纪中期控制了印度对华鸦片贸易的很大一块蛋糕,最多的时候能占到70%。这可不是小数字,意味着中国市场上流通的鸦片,好大一部分是从他们手里出去的。

鸦片这东西有多害人,咱们都知道。吸上瘾的人倾家荡产,身体垮掉,社会治安乱成一团,国家税收还被掏空。沙逊家族靠这个发了财,他们在上海建豪宅、开公司,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可背后呢?无数中国家庭因为鸦片破裂,普通老百姓苦不堪言。清政府想禁鸦片,可沙逊这些商人有英国撑腰,根本不鸟朝廷禁令,继续大干特干。

这事儿不能说全是沙逊家族的错,毕竟鸦片贸易是个大链条,英国东印度公司、其他外国商人都脱不了干系。但沙逊家族作为犹太商人里的佼佼者,确实在这场祸害中国的买卖里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赚的钱是实打实的“血汗钱”,这点没得洗。

除了鸦片,犹太商人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插手了不少金融买卖,有些操作也让人觉得不地道。比如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这哥们儿也是犹太裔,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上海混成了大富豪。他是怎么发家的?靠房地产和放贷。

哈同最早是给沙逊家族打工,后来自己单干,在上海囤地皮、建房子。那时候上海租界发展快,地价蹭蹭涨,他瞅准机会,低价收地,高价卖出或者租出去,赚得盆满钵满。听起来像是正常的生意人操作,但问题在于,他赚钱的路子不全干净。据说哈同跟租界当局关系铁得很,利用特权压低地价,逼迫本地人卖地,有时候甚至不惜搞点手段把人挤走。

更狠的是他的放贷生意。哈同开了不少小额贷款公司,专门瞄准那些缺钱的中国小商贩和普通人。利息高得吓人,借了钱还不上的,就拿房子、地皮抵债。这套路跟现代高利贷差不多,很多人因为还不起钱,家产全没了,最后流落街头。哈同靠这个在上海滩称霸一方,成了“地产大王”,可这财富底下,踩着多少中国人的苦难啊。

有人可能会说,哈同这种做法在当时不算啥大事儿,毕竟那年代资本家都这么干。可话又说回来,他赚的钱不少是建立在别人的血泪上,这就不单纯是“生意经”了,多少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

再往北看,哈尔滨也有犹太商人的足迹。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建成,大批俄国犹太人跑来哈尔滨做生意。他们在这儿开工厂、搞贸易,表面上看是推动了当地经济,可仔细一瞧,有些买卖干得也不咋地。

比如木材生意。哈尔滨那时候是东北的交通枢纽,周围森林资源丰富。犹太商人里有一帮人,比如斯卡洛夫斯基(Skidelsky)家族,专门倒腾木材。他们跟俄国人勾搭,把东北的林子砍得七零八落,木材低价运出去,卖到国际市场赚大钱。东北的森林本来是老天爷给的宝,可这么一搞,生态毁了,当地人也没捞到啥好处,全让这些外来商人卷走了。

还有皮毛生意。东北的貂皮、狐皮在国际上值钱,犹太商人看准了这块肥肉,大肆收购。他们压低收购价,从猎户手里贱买贵卖,赚了差价。猎户辛辛苦苦打来的皮子,到头来换不了几个钱,利润全进了商人的口袋。这种剥削式的买卖,直接让当地经济失衡,普通人日子更不好过。

哈尔滨的犹太商人还干了件让人不爽的事儿,就是炒房。那时候城市发展快,他们囤房囤地,等着涨价再出手。房子价格被炒高了,当地人想买房安个家都难。这不就是变相抢钱吗?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行为简直是雪上加霜。

上海租界是犹太商人活动的大本营,除了沙逊和哈同,还有不少小规模的犹太商人干着见不得光的买卖。比如走私。那时候租界是法外之地,走私烟酒、军火甚至毒品都不稀奇。犹太商人里有一部分人靠这个发了横财,他们跟洋行、黑帮勾结,干得挺欢。

还有赌博和妓院生意。上海滩那时候灯红酒绿,犹太商人有人开了赌场、妓院,赚黑心钱。这些地方表面上风光,实际上坑害了多少人?赌输了的倾家荡产,妓院里的女人不少是被骗来的,日子过得生不如死。犹太商人不是这行当的主力,但参与其中,分了杯羹,这账也得算在他们头上。

这些灰色交易直接加剧了上海的社会混乱。租界里表面繁荣,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糟,犯罪率也蹭蹭涨。犹太商人赚了钱,却把烂摊子留给了中国人收拾。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占领东北,犹太商人在这时候的表现也挺耐人寻味。哈尔滨的犹太社区里,有些商人选择跟日本人合作,做生意赚钱。比如,他们帮日本人收购粮食、矿产,运到日本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帮侵略者掠夺中国资源。

当然,也不是所有犹太人都这么干。不少犹太人自己也是受害者,被日本人迫害,甚至送进集中营。但那些选择合作的商人,确实干了缺德事儿。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跟侵略者同流合污,这对中国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种行为不能代表整个犹太群体,可单拎出来看,那些参与合作的犹太商人,确实在这段黑暗历史里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犹太商人在中国干的这些事儿,影响可不小。先说鸦片贸易,直接导致中国国力衰退,社会问题堆积如山。沙逊家族赚的钱,成了他们家族几代人的资本,可中国却付出了几代人翻不过身的代价。

金融和地产上的操作,像哈同那样的,加大了贫富差距。上海的繁华背后,是普通人被剥削得越来越惨。东北的资源掠夺,破坏了生态,也让当地经济被掏空。这些“罪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而是长期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轨迹。

再说社会风气。赌博、走私这些灰色买卖,把上海滩搞得乌烟瘴气,道德底线都被拉低了。犹太商人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但他们掺和其中,推了一把,让这股歪风更猖狂。

回头看这些历史,犹太人在中国犯下的“天大罪恶”,核心还是利益驱动。他们不是天生坏种,而是那个时代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钻了空子。鸦片贸易、金融剥削、资源掠夺,这些事儿放在谁身上都得挨骂,不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是因为他们干的事儿伤天害理。

当然,咱们得公平点说,犹太人里也有不少好人,逃难来的难民、老实做生意的商人,他们没干啥坏事儿。可今天咱们聚焦的是那些“罪恶”,得把事实摆出来,不能含糊。沙逊、哈同这些名字,成了历史的注脚,他们的财富背后,是中国人的苦难。

这不是要挑起啥仇恨,而是想让大家明白,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犹太人在中国的故事,有光明的,也有阴暗的。咱们得学会从这些事儿里吸取教训,别让过去的错误再重演。你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历史   犹太人   中国   罪恶   犹太   商人   鸦片   事儿   家族   哈尔滨   租界   买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