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跟普京打了40分钟电话,这通电话可能真的要改变俄乌冲突的走向了。
8月18日,特朗普在跟欧洲和乌克兰开会的时候,中途跑出去给普京打电话,然后就高调宣布要安排俄乌会晤,还说要搞三方会谈,一时间给各国都整不会了。
可这事儿细琢磨就不对劲,要知道克里姆林宫压根没提什么"总统会晤",只说支持代表团谈判。国务卿鲁比奥跟着吆喝推动会晤,却连个具体方案都拿不出。说白了,特朗普这是把和谈当竞选道具呢,眼看国内支持率逐渐下滑,要是能捏出个"和平政绩",比啥都管用。至于会谈成不成?他才不在乎,反正话放出去,选民先记他一功。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这回真的变了,以前他可从来不轻易松口,这回居然同意跟泽连斯基会面。法新社8月19日的消息说,普京提议把会面地点设在莫斯科,特朗普把这话转达给了欧洲和乌克兰,结果泽连斯基直接拒绝了。看样子,泽连斯基也不是不怕死,他也不敢踏进莫斯科。
既然莫斯科不行,那得找别的地方。瑞士外长8月20日直接表态:"如果普京来参会,瑞士将给他豁免权。"要知道瑞士可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这等于说可以不执行对普京的逮捕令。匈牙利那边也在争取,特朗普还跟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通了电话,谈布达佩斯当会场的可能性。奥地利总理也说维也纳是个选择。
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更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阿拉斯加跟普京见完面后,特朗普简直像换了个人。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甚至这样回味跟普京的见面:"当他从飞机上走下来,当我从飞机上走下来时,我们之间有一种温暖……"为了讨好普京,特朗普这次也算是把他的语言天赋拉满了。
德国和法国跟着起哄,纯属被逼到墙角了,默茨8月19日说普京"同意两周内会面",马克龙盼着"几天内重启接触",俩人这么着急,倒不是多关心俄乌百姓,是自家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俄乌打了这么久,欧洲能源价格翻着跟头涨,工厂倒闭的倒闭、外迁的外迁,老百姓冬天取暖都成问题。默茨刚上台时还想跟俄罗斯硬刚,现在却盼着和谈能让俄罗斯的天然气再流过来;马克龙更惨,国内抗议不断,要是能借和谈稳住经济,好歹能喘口气。
眼看普京和特朗普沟通得如此顺畅,外媒立马就想到了中国。8月18日和8月19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连续两天有外国记者逼问中国同一个问题:中国是否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
这个问题其实来头不小。今年3月份,普京在回应欧洲战后驻军乌克兰的问题时,曾明确说过:"俄罗斯只能接受由中国等非西方国家驻军乌克兰。"正因为普京有过这样的提议,所以现在外媒便来找中国要回应。
所谓"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是欧洲提出来的概念,由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人主导。欧洲认为,停战后欧美都需要保障乌克兰未来的安全。马克龙8月19日提出:"欧洲可以在战后派出几十万兵力,组成联军,入驻乌克兰。"他的这一计划,欧洲内部正在讨论,意大利和德国现在还不愿意出兵。而美国方面,当地时间8月19日,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出动任何地面部队进入乌克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很高明。8月18日,毛宁的说法是:"中国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促和。"8月19日,毛宁则表示:"这是一个预设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毛宁并没有直接拒绝或者答应对乌克兰提供保障。毕竟,现在普京和泽连斯基都没有在外交层面正式邀请中国担任安全保障者。
中方的态度一直拎得清。毛宁不回答假设性问题,不是回避,是不想被卷入这场没诚意的闹剧。中方一直说"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但前提是当事方真有谈的意愿,而不是把和谈当政治道具。现在西方想拿中国当"会晤场地"博眼球,欧洲想借中国施压俄罗斯,泽连斯基想拉中国背书,这些小把戏,中方心里门儿清,绝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泽连斯基在白宫8月18日喊着"愿意以任何形式见普京",还说不坚持停火为前提,姿态放得极低。可转头就要求美欧军援,还跟美国签了无人机采购协议——这哪是要谈和平,分明是想拿着美国的枪,在谈判桌上多要筹码。他心里清楚,没有美国撑腰,自己连跟普京坐下来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先把武器拿到手,再跟俄罗斯谈领土,算盘打得噼啪响。
普京这边就淡定多了。克里姆林宫只承认"支持代表团谈判",绝口不提总统会晤,这就是老江湖的手腕。俄罗斯现在在战场上占着优势,没必要急着跟泽连斯基见面。
特朗普说普京同意会面,德国跟着附和,普京正好冷眼旁观:你们想逼我谈,我偏不接招,等你们急了,我再慢慢提条件。而且俄罗斯现在能源出口没断,经济扛住了制裁,有的是时间跟西方耗,犯不着为了一场没诚意的会谈,轻易让步。
特朗普在FOX采访时还大谈了一番,说俄罗斯和中国是"天然的敌人"。说什么俄罗斯和中国有漫长的边界线,一个领土广袤资源丰富,一个人口众多,二者应当是天然的敌对关系。结果"都赖拜登和奥巴马",把这两个国家推到了"结盟"的地步。
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担心俄罗斯会不会因为和美国在俄乌问题上媾和,拿到自己需要的利益后,掉头过来"背刺"中国。但仔细分析,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朗普的思想来源很明显受布热津斯基影响太深,那本《大棋局》的核心观点就是防止中国、俄罗斯、伊朗三国结成同盟。特朗普2.0政府在地缘政治战略上行动很明确:挑动印巴冲突,挑动以色列打伊朗,操纵赞格祖尔走廊问题,目标都指向中亚。现在公然挑拨中俄关系,更证明了这一点。
但问题是,特朗普想用乌克兰作为兑付来拉拢俄罗斯,开出的条件诚意不够。根据美方说法,俄罗斯在阿拉斯加峰会上开出的条件是:乌军从顿巴斯撤军,换停止敌对行动,同时允许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可这对俄罗斯来说还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实质上北约还是要给乌克兰武装。这与俄罗斯试图让乌克兰无害化,避免其作为北约威胁俄罗斯的前沿阵地,形成强烈战略对冲。特朗普带有严重的"我全都要"痕迹,想套俄罗斯,又不肯付出太大代价,面子上的工作做足了,里子留给俄罗斯的真心不多。
从大战略角度看,俄罗斯"背刺"中国更不现实。经典的地缘政治学说并不能完全反映现代国际关系的全貌,特朗普一厢情愿地认为中俄因为领土"接壤"就必然会"冲突",反映出其视野过于单一。美国政治现在根本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特朗普能跟俄罗斯保持多长的蜜月期?别忘了,特朗普对俄示好的政策,实际上顶住了美国国内巨大的战略压力。
从经济合作角度看,俄罗斯和美国对中国来说都是战略上的同态竞争——都是原材料产地和能源供应商,特朗普现在也希望中国加码采购美国能源替代俄罗斯能源。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拉着中国求千万别抛弃就不错了,还背刺?想多了。
整个国际阵营现在分裂成好几派,你帮我、我坑你,根本没人真的为俄乌和平着想。
有的国家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喊着"支持和平";有的国家想从俄罗斯买能源,又怕美国制裁,偷偷摸摸搞"暗箱操作"。
现在五常国家中,只有中国还没有正式入局,中国仍然稳得很。日内瓦、布达佩斯、维也纳,甚至北京都曾被列为可能会谈的地点。
说到底,这场和谈风云就是一场各怀鬼胎的外交大戏。美国想赚政绩,欧洲想解燃眉之急,泽连斯基想拿武器要地盘,普京想稳扎稳打要利益。这样的"和谈",就算真的开了,也大概率是另一场争吵的开始。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