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是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先生130周年诞辰。
他的一生,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以笔为剑,在黑暗中点亮思想的火炬;他身体力行,启蒙和鼓舞了一代中国人。为深入研究邹韬奋先生的思想实践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邹韬奋与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举行。作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九届(2025)学会学术活动月的重要项目之一,活动由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韬奋纪念馆共同主办。
邹韬奋不仅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事业先驱,更是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关键推动者。他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以笔为枪,通过创办报刊、出版进步书籍、组织文化团体等方式,极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士气,为凝聚民族精神、传播进步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海韬奋纪念馆馆长赵书雷表示,韬奋先生“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与大众化的文化实践,成功地将文化火种播撒至华中广袤的抗日根据地,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觉悟与政治觉悟,为抗战最终胜利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曹景文谈到,新四军素有“文化之军”之称,邹韬奋的文化实践对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未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将把“邹韬奋与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双方将在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领域深化合作
研讨会探讨邹韬奋在华中抗日根据地艰苦岁月中的思想贡献,阐释其对根据地文化塑造的深远影响,继承和发扬他崇高的爱国情怀、人民本位立场与追求真理的勇气,这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主旨发言环节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亓曙冬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挥以《韬奋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主题,阐释了邹韬奋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深厚渊源;曹景文围绕《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系统梳理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在《韬奋道路探析》中,揭示了韬奋先生从资产阶级文化名流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文化战士的思想历程;立信会计出版社总编辑华春荣以《文化抗战中的邹韬奋与立信情缘》为题,回顾邹韬奋与立信会计事务所同仁的深厚友谊与爱国情怀。

学术交流环节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朱纯辉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洪九来、上海韬奋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王草倩、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三级调研员李洪珍、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臧庆祝、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魏洲阳、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孟晖、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胜、上海韬奋纪念馆馆员陈媛媛,分别围绕邹韬奋苏北之行与晚年政治思想跃迁、抗战期间生活书店在沪坚守、新四军与上海的紧密联系、邹韬奋的文化实践对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影响、全面抗战初期邹韬奋的民众动员思想及其实践、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红色地方武装建设以及1932年《生活》周刊停邮事件的考证等主题展开研讨。
多篇论文从出版史、思想史与文化传播史的交汇点出发,展现了邹韬奋在文化抗战中的独特贡献与历史影响。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陈挥指出,研讨会拓展了韬奋研究视野,丰富了抗战文化史的学术内涵,进一步彰显了韬奋精神的时代价值。
未来,上海韬奋纪念馆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学术与文化平台作用,携手各研究机构,共同推动邹韬奋研究与抗战文化史研究开展,让韬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