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爸爸带两娃徒步31天回长沙,800公里路见证成长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一位41岁的父亲,带着10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用31天时间徒步800多公里从深圳走回长沙。这场颇具争议的“吃苦教育”实验,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家庭教育的无限可能。


2025年8月17日凌晨1点30分,长沙南站的灯光格外温暖。吴先生带着一双儿女走出车站,完成了这场历时31天、跨越800多公里的徒步之旅。孩子们脸上虽然写满疲惫,但眼中闪烁着成就的光芒。


等候已久的母亲王女士快步上前,紧紧拥抱三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真没想到两个孩子会坚持下来,既感到欣慰也感到自豪。”王女士事后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据金羊网2025年8月19日报道,这位41岁的父亲吴广是湖南岳阳汨罗人,在深圳经营驾校已有十多年。和许多在城市打拼的家长一样,他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孩子们在优越的城市环境中长大。


“孩子从小没吃过苦,我想锻炼一下他们。”吴先生接受采访时坦言。他注意到儿子做事容易放弃,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想做,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两年前,吴先生就萌生了带孩子们徒步回乡的想法,但因为孩子年龄小和工作繁忙,计划一直未能实施。直到今年夏天,这个计划终于变成了现实。


2025年7月11日,父子三人背上行囊踏上征程。吴先生背着20多斤的装备,孩子们也各自背负10斤左右的行李。


与许多人想象的“苦行僧”式旅行不同,吴先生事先做了周密规划:每天计算好到达哪个城镇酒店休息,选择国道与省道避开高速,全程住酒店,每天都在餐厅吃饭。


“我不是要他们露营、睡桥洞,”吴先生强调,“是徒步,不是受罪。”安全是他的底线。


吴先生根据手机地图导航,每天都会计算好当晚到哪个城镇的酒店休息,中途去哪处加油站、商超等休整,每天保持最少23公里的前进速度,“最多的一天我们走了36公里。”


这位父亲的智慧在旅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据极目新闻报道,吴先生让孩子们轮流当“财务总监”,设定每天花销上限。


在广东境内每天的花销不能超过450元,在湖南不能超过400元,超过部分由个人的压岁钱填补,若有结余的钱也归孩子个人所有。


刚开始吃饭时,儿子都是点4个菜,再加上买很多零食、住宿等费用,每天的花费超过600元,每天儿子自己需要从压岁钱中拿出200多元来补缺口。


女儿就比较节约,每天还可以省下几十上百元,后面儿子也开始有意识节省,不再花钱大手大脚,零食也很少买了。


吴先生还巧妙地运用“示弱教育”。当孩子们感到疲惫时,他会说:“你们俩比爸爸厉害,爸爸都累了走不动了,想休息。”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成就感和坚持的决心。


每天吃饭点菜结账、住酒店询价都由孩子自己去完成,在这过程中,学会与商家的沟通交流及砍价技巧。



沿途的乡村田野成了生动的自然课堂。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老黄牛,观察水塘里探头的乌龟,与界碑合影打卡,甚至坐上了真正的拖拉机。


这些城市里稀缺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地的温度和万物有灵的美好。父亲指着沿途的景物讲解,一路走一路学,这样的生命教育远比书本知识更加鲜活深刻。


吴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徒步不仅能锻炼体能,更能培养毅力、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



网络热议与不同声音


这场不寻常的徒步之旅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支持者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缺的就是这种锻炼。”“走600公里,比上100节心理课都管用。”许多网友为父亲点赞,称赞这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但也有反对声音表示担忧:“600公里徒步,两个小学生能承受吗?”“万一中暑、受伤、遇到坏人怎么办?”一些人认为这是“没苦硬吃”,甚至质疑是否涉嫌“父权式强迫”。


教育专家则指出:“吃苦教育不能一刀切,应尊重孩子个体差异。”



肉眼可见的成长蜕变


31天的徒步结束后,孩子们的变化令人惊喜。据极目新闻2025年8月18日报道,妻子王女士发现:“女儿没有以前那么娇气和黏人了,弟弟也比之前更有担当更加独立,也开始主动帮我做家务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全程走下来,两个孩子的脚底板一个泡都没起,反倒是父亲的脚底经常起泡。孩子们的身体适应能力远超大人想象。


“我以前觉得走1公里就很远,现在走了600公里,我觉得……我可以走更远。”女儿在最后一条视频中对着镜头说道。儿子则表示:“爸爸说,走路的时候,脑子会变得清楚。我现在明白了。”


吴先生的徒步实验,触及了一个深层问题: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是刻意让孩子“吃苦”?还是提供“无痛成长”?抑或是在安全与挑战之间,寻找平衡?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可控压力”有助于儿童心理韧性的发展。但关键在于“可控”——即孩子能在支持下完成挑战,而非被压垮。


吴先生的做法某种程度上符合这一原则:有明确目标(到长沙),有父亲全程陪伴支持,有住宿和坐车等退路,有每日总结和鼓励的反馈机制。


阿喆锐评:这场徒步最大的价值,不是800公里数字的堆砌,而是一位父亲放下工作、全身心陪伴孩子的31个日夜。教育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但真爱必有回响。


吴先生没有选择昂贵的夏令营,没有追捧热门的兴趣班,而是带着孩子一步步丈量大地,在汗水和疲惫中教会他们坚持与担当。这种最朴素的教育,反而成就了今夏最不平凡的课堂。


所有的教育理念最终都要落地成陪伴的质量。最好的课堂始终在路上,最深的教育永远在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旅游   长沙   深圳   见证   爸爸   孩子   父亲   儿子   女儿   酒店   花销   全程   课堂   疲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