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巴基斯坦和美国签了好几个稀土合作协议,看起来要帮美国解决"缺土"问题。
结果中国商务部10月9日一个公告下来,直接给这场"美好合作"浇了盆冷水。
说起美国的稀土困境,那真是一言难尽。虽然美国自己也有稀土矿,比如加州的芒廷帕斯矿,但问题是有矿不等于有技术。开采出来的稀土原料,美国还得老老实实运到中国来加工。
数据显示,全球80%的稀土精炼加工都在中国完成,美国军工企业75%的关键部件都依赖中国稀土。F-35战斗机一架就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导弹制导系统离了稀土更是寸步难行。这种局面让美国政府夜不能寝,到处找替代方案。
巴基斯坦这时候跳出来了。他们宣称国内稀土储量价值6到8万亿美元,听起来确实诱人。9月份,巴基斯坦边境工程组织就跟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了协议,要在俾路支省和开伯尔普什图省开发稀土项目。对于背着1300亿美元外债的巴基斯坦来说,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的机会。
不过巴基斯坦虽然有矿,但技术基础几乎为零。他们能生产的只是最初级的稀土氧化物,纯度连90%都达不到,而现代工业需要的是99.99%以上的高纯度产品。
还有,巴基斯坦的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俾路支省,这个地方安全形势复杂。分离主义武装经常搞破坏,去年还发生过针对基础设施的袭击事件。美国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开矿,光是雇佣安保公司的费用每年就得几千万美元,这还不算可能的设备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
巴美稀土合作背后,藏着更深层的地缘政治考量。特朗普政府最近明显在拉拢巴基斯坦,连续两次高规格接见巴方陆军总司令,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2018年特朗普还指责巴基斯坦给美国带来"谎言和欺骗"。
这种180度大转弯,说白了就是要在南亚地区找个平衡点。印巴冲突后,美印关系有所降温,美国需要在该地区保持影响力,巴基斯坦自然成了不错的选择。而且从地缘位置看,巴基斯坦连接中亚、南亚和中东,战略价值确实不容小觑。
但这里面有个微妙的问题,巴基斯坦计划建设的帕斯尼港距离中国投资的瓜达尔港只有112公里。如果美国真的在这里站稳脚跟,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肯定会产生影响。这种地缘博弈的复杂性,让稀土合作变得不那么单纯了。
巴基斯坦自己也很清楚这种微妙关系。在跟美国签署的协议中,他们特意保留了允许第三方企业参与的条款,合作期限也只设定了15年,到期后可以收回开采权。这种"留后路"的做法,明显是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
问题是,巴基斯坦的平衡术能玩多久?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占其外债总额的30%,基础设施投资更是高达80%依赖中方。瓜达尔港、卡拉奇核电站、拉合尔橙线地铁,这些关键项目都离不开中国。如果在稀土问题上走得太远,很可能面临其他领域的连锁反应。
面对巴美合作,中国的应对可以说是又快又准。10月9日商务部连发两个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新规定明确禁止中国公民和企业为境外稀土开采、冶炼等活动提供任何技术支持,包括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各个环节。
这一招可以说打在了巴美合作的七寸上。全球稀土加工设备90%都来自中国,关键的化学试剂和技术更是中国独有。比如中重稀土分离技术,中国掌握着全球唯一成熟的工艺,可以做到99.9999%的纯度控制,而美国最多只能达到99.99%。
中国控制着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重稀土分离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99%。巴基斯坦想要把稀土原料变成有用的工业材料,离开中国技术基本不可能。就算有了矿,没有技术和设备,也就是一堆石头而已。
新规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产品也实施管制。只要产品中中国成分达到0.1%以上,境外企业在转出口时都需要申请许可。这等于把管制延伸到了全球产业链,让想绕开中国的企业无处可躲。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次不光管技术,连人也管。新规明确规定,中国公民不得为境外稀土项目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包括远程指导、技术咨询等。这下巴基斯坦想偷偷请中国专家"走穴"的路也被堵死了。
从时机上看,中国这次出手确实很精准。正值巴美稀土合作刚刚起步,各种协议墨迹未干,中方就来了个釜底抽薪。这让美国和巴基斯坦不得不重新审视合作的可行性,也给其他想要效仿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在稀土分离技术上持续投入,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
以最关键的萃取分离技术为例,中国的串级萃取工艺可以将分离成本降低到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且能耗和污染都大幅降低。这种技术优势不是简单的设备先进,而是涉及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领先。
美国虽然也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稀土产业,但技术差距短期内很难缩小。MP Materials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商,但他们生产的磁体合金良品率只有68%,远低于中国企业92%的水平。而且成本高出一大截,竞争力明显不足。
巴基斯坦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连基本的化工基础都很薄弱,想要掌握稀土分离技术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即使美国提供资金和部分技术,也解决不了人才短缺和工业基础薄弱的问题。
说到底,巴美稀土合作看起来热闹,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除了技术障碍,还有成本、安全、环保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巴美稀土合作目前看来更像是一场政治秀,实际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有效,基本堵死了这条路的可行性。#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息来源:
光明网-商务部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中国新闻网-域外管辖迈出坚实一步,技术出口管制趋于完善
中国青年网-明确限制具体目标,严管军事敏感领域,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手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