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想象严重

两名核心员工,一份价值连城的技术秘密,一场精心策划的叛逃。

当屹唐股份发现自己的“命门”技术被前员工带到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时,这家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立即发起了9999万元的天价索赔。

但谁能想到,这场技术窃密案的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

技术泄密事件

8月13日晚间,屹唐股份表示已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了对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诉讼。

而起因竟只是去年 3 月,其子公司 MTI 的俩高级工程师离职并加入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

这虽然看上去颇为戏剧性,但可别觉得那两人只是普通跳槽。

事实上,这俩人离职前是搞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的,手里还攥着公司的核心技术。

为此他们还与公司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

结果,据屹唐股份提供的证据显示,这两名员工加入应用材料公司后不久,该公司就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

据说提交这些专利里,好多等离子体源技术的关键参数,跟屹唐的技术秘密高度重合。

这可不是正常的人才流动,更像是技术窃取。

虽然,如今具体专利提交与泄密关联的核查仍在推进,但而这事儿其实挺暴露问题的,咱们企业在技术保密和人才管理上,还是有漏洞的。

要知道,等离子体源技术是做芯片前道工艺的核心,直接影响 5nm 以下芯片的良率全球就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这几家能搞明白。

屹唐为了搞这个技术,2024 年光研发就投了 5.2 亿元,占全年研发费用的 38%,现在出了泄密的事儿,市场份额肯定受影响,换谁都心疼。

并且,这泄密的连锁反应还不止于屹唐一家。

中芯国际今年二季度的研发投入占比还保持在 11% 左右,但财报里也说了,部分先进制程设备供应延迟,研发进度慢了点;

华为海思也受影响,他们下一代麒麟芯片本来指望用更先进的制程,结果因为刻蚀设备交付慢了,量产时间可能要推迟 6 到 12 个月,咱们想用上新芯片,还得多等等。​

而这些纠纷,实际上是中美半导体产业竞争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现在聊芯片博弈,早不是 “谁的技术更先进” 这么简单了,本质上是咱们能不能把技术主权攥在自己手里

中美芯片战

美国国防部在 2023 年的报告就曾明示,他们的先进武器系统也对高端芯片有所依赖;

而咱们这边,成熟制程(28nm 及以上)芯片产能已经占了全球 28%,每年还以 18% 的速度扩张,在中低端领域早就站稳了脚。​

按理说两国可以互助共赢,但美国偏要搞技术封锁。

2022 年《芯片与科学法》一落地,他们就开始限制关键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一会儿卡 EDA 软件,一会儿拦先进制程设备,反正就是不想让咱们往高端走。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逼着 ASML 停了给中国的 EUV 光刻机,而这东西可是做 7nm 以下芯片的核心

虽说中芯国际扩产 28nm 用的是 DUV 光刻机,跟 EUV 没关系,所以 28nm 的产能没受这事儿影响。

但我国可不会让美国肆意妄为,要知道5G 基站、AI 服务器这些硬科技,也是需要高端芯片的。

为此,我国企业一直在搞自主创新。

中芯国际就曾为2023 年的研发投了 49.92 亿元,占营收的 11%,把14nm 制程良率干到 92%,大大缩短了其良率水平与国际主流水平的差距。

而屹唐股份自2004年成立以来,更是一直专注于半导体设备领域。

他们将买来的等离子体技术和热处理技术消化理解,形成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还申请了不少专利。

以至于,屹唐股份在这个领域已经做到了国内顶尖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国外同行。

但如今,屹唐股份多年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的结晶,被两个“叛徒”打包带走,还堂而皇之地变成了美国公司的“发明”。

咱们可不会对此坐以待毙,毕竟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佼佼者,屹唐股份在等离子体和晶圆热处理技术上的成就来之不易。

技术泄露

8月13日,面对美国公司赤裸裸的技术窃取行为,屹唐股份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拿起法律武器进行反击。

对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经受理了这起索赔高达9999万元的诉讼案件。

虽说这个索赔金额对于市值高达1512.3亿美元的应用材料公司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这场诉讼的意义远不止于金钱赔偿,更在于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尊严和技术安全底线。

屹唐股份此次的维权行动,无论结果如何,都具有标杆意义。

事实上,在华为在这方面做得也挺到位,他们搞了 “绝密 - 机密 - 秘密” 的技术分级管理,还把研发过程用区块链存证,改一点东西都有记录,这样泄密风险就小多了。

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在推动成立 “半导体技术安全联盟”,让中芯、华为这些企业共享资源,还想建 “人才黑名单”。

谁要是违反保密协议,整个行业都不用他,看谁还敢随便泄密。​

对此,中微创始人尹志尧说的一句话特别对:“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唯有自主创新才是破局之道。”

说到底,这场芯片博弈不是某一家企业的事儿,是整个产业甚至国家的事儿。

美国搞封锁,其实也是在赌咱们会放弃自主创新,但现在看来,咱们不仅没放弃,还在一步步突破。

未来只要咱继续把成熟制程的替代做好,再慢慢攻高端,把保密体系建扎实,迟早能在全球芯片版图里站稳脚。

毕竟技术主权这东西,从来都是靠自己拼出来的,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

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标签:科技   中美   美国   芯片   后果   员工   技术   等离子体   股份   公司   华为   材料   先进   事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