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忙到没情绪,用油还遭质疑!

“鸡排哥”李俊永近期因高强度工作和用油争议引发关注,以下是事件关键点梳理:

一、高强度工作引发关注

1. **国庆期间超负荷运转**

“鸡排哥”因排队人数激增,每日工作超16小时,从清晨备料至凌晨收摊,甚至出现“痛苦面具”的疲惫状态,网友调侃其“累到没有情绪价值”。其妻子“鸡排嫂”透露,全家凌晨2点后才休息,但仍坚持每日现腌鸡肉,拒绝预制。

2. **文旅局介入劝休**

景德镇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建议“鸡排哥”注意休息,并协调人员维持秩序。当地还快速铺设“鸡排大道”便民路段,缓解人流压力。

二、用油争议与专家回应

1. **大豆油使用引质疑**

有顾客发现“鸡排哥”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虽自述“油品标准与家庭炒菜一致”,但网友指出大豆油不适合高温反复油炸。

2. **专家建议更换油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解释,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反复高温煎炸易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建议改用椰子油、精炼花生油等烟点更高的油类。

三、走红背后的家庭与经营理念

1. **“鸡排家族”协作**

家人全力支持,妻子负责腌制,大舅子裹粉,侄子辅助,母亲看守货物,形成“鸡排世家”团队。

2. **坚持真诚服务**

“鸡排哥”以幽默话术(如“请把塑料袋打开”)和学生优惠(减价1元)著称,被称“情绪价值天花板”。其经营原则包括每日换油、现做现卖,拒绝商业套路。

四、争议与反思

1. **人设争议**

部分游客反映国庆期间互动减少、鸡排口感下降,代购黄牛溢价至26元/份,引发“初心变质”质疑。

2. **流量与商业化的平衡**

“鸡排哥”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后,需兼顾个人经营与城市宣传,专家指出低价策略难以支撑大规模情绪服务,面临转型挑战。

总结

“鸡排哥”现象体现了草根真诚与商业流量的碰撞,其后续发展需在健康经营、食品安全与流量管理间寻找平衡。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报道。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娱乐   情绪   脂肪酸   流量   不饱和   景德镇市   工作   高温   景德镇   国庆   大舅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