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老年人在夏季由于身体调节能力下降、慢性病等因素,更容易中暑,需从生活细节入手加强预防。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一、科学调节环境与作息

1.避开高温时段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不出门,外出选择阴凉处行走,携带遮阳伞或宽檐帽。

-晨练可选在清晨6-7点,避免剧烈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为主。

2.保持室内凉爽

-使用空调或风扇(空调温度建议26-28℃,避免直吹),通风不良的房间可放置冰块降温。

-拉上浅色窗帘反射阳光,减少热辐射。

二、合理补液,注意饮食

1.主动饮水

-即使不渴,每天饮水至少1500-2000ml(心肾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少量多次饮用,以温开水、淡茶水为宜。

-可适量喝绿豆汤、柠檬水补充电解质,避免含酒精或高糖饮料。

2.饮食清淡易消化

-多吃西瓜、黄瓜、苦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适量补充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

-减少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三、穿着与防护

-选择浅色、宽松的棉麻材质衣物,利于排汗散热。

-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涂抹防晒霜(SPF30+)。

四、重点人群特别关注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老人需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因药物(如利尿剂)导致脱水。

-独居老人:家人每日电话提醒补水,家中备足防暑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

五、识别中暑信号

-先兆中暑:头晕、口渴、多汗、乏力。

-轻度中暑:面色潮红、心跳加快、体温升高(>38℃)。

-重度中暑(热射病):无汗、高热(>40℃)、意识模糊。

发现异常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盐饮料,严重时拨打急救电话。

六、其他小技巧

-用湿毛巾擦拭手腕、颈部等血管丰富部位帮助降温。

-避免突然从空调房进入高温环境,温差易引发心脑血管问题。

通过合理调节环境、饮食和作息,能有效降低老年人中暑风险。关键是要“主动预防”,而非等到不适再补救。

家人多关心、多提醒,共同度过炎夏。

来源:北京号

作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胡雪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养生   老年人   夏季   浅色   阴凉   空调   环境   绿豆汤   饮水   高温   热辐射   利尿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