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130万亿不搬家?散户:2元外卖要券,2万亏损闭眼干!

A股又双叒叕涨了!科创50飙到让人眼晕,券商APP崩了三次,财经大V集体喊“牛市来了”,可小区楼下的张大妈还在跟菜贩砍一毛钱的黄瓜价——散户们,这次居然不跑步入场了!说好的“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呢?去年9月涨10%就敢加杠杆,今年指数狂飙30%却集体装死,难道散户们突然集体顿悟,要当“佛系股民”了?别逗了,真相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扎心:不是不想赚,是真的赚不动了!

一、“撒尿牛丸”式心态:被锤出来的肌肉记忆

散户为啥不入场?先问问去年9月冲进去的兄弟现在还好吗。那会儿行情多火啊,全市场90%的股票涨超10%,50%的股票涨超20%,连楼下保安都敢跟你聊“跨年行情”。结果呢?不少人追在3200点,套在2800点,解套还得等明年。这就像小时候摸电门被电过,下次看到插座哪怕没通电,手都得抖三抖——散户的“股市PTSD”,比失恋阴影还难治愈。

更狠的是“十年3000点”的魔咒。老股民都懂,A股这玩意儿就像小区门口的摇摇车,投一块钱晃三分钟,音乐停了还是原地不动。你涨得越凶,散户越慌:“这怕不是最后的疯狂?”去年9月那波,大家以为是熊市反弹,空间“一眼望不到头”;今年这波,指数在3000点上下蹦跶了八百回,谁知道是不是“山顶蹦迪”?这种“撒尿牛丸”式心态——被捶打无数次后练出的弹性,让散户学会了“涨了就怕,跌了更怕”,最后索性“不看就不怕”。

二、指数涨疯了,账户没动静:散户的“平行宇宙”

这波行情最魔幻的地方是:指数在天上飞,散户在地上追。你打开行情软件,科创50涨20%,创业50涨15%,上证指数都偷偷涨了8%;再打开自己账户,嚯,绿油油一片,还亏着5%。这不是幻觉,是真实的“A股平行宇宙”。

数据说话:8月至今,涨幅超过科创50的股票不到15%,超过创业50的也才15%。也就是说,你要是没买到那15%的“幸运儿”,基本等于白玩。更扎心的是,散户最爱买的中小票,这次集体躺平。中证1000指数涨了12%,但超过它的股票只有30%——大部分散户买的票,连指数都跑不赢。

这就好比全班考试平均分90分,你考了60分,老师还在讲台上喊“大家成绩进步啦”,你说你气不气?散户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你涨你的,我亏我的,咱俩没关系。”至于那些涨上天的寒武纪(单价1300元)、中芯国际(市值万亿),散户连代码都记不住,更别说买了——这哪是炒股,这是“机构专属游乐场”,散户连门票都买不起。

三、从“彩票心态”到“躺平哲学”:散户的心理账户崩了

以前散户炒股,心态跟买彩票一样:两块钱搏五百万,亏了就当“做慈善”,赚了就要“会所嫩模”。现在呢?连村口的彩票站都没人了——经济不好,大家连两块钱的“梦想税”都交不起了。

这背后是“心理账户”的崩塌。以前放银行,年化1%都满足;进了股市,目标就得翻倍。现在呢?存款利率降到1.5%,但股市亏20%比吃了苍蝇还难受。为啥?因为散户把炒股当成“金融消费”:现实中买奶茶要凑满减,股市里亏两万眼都不眨——但这种“豪爽”有个前提:得有“翻本”的希望。现在呢?亏了就是亏了,翻本?下辈子吧。

所以大家宁愿把钱躺银行,也不进股市。不是不想赚,是怕了:“与其亏50%,不如赚1%,至少晚上能睡好觉。”连脱口秀演员都在调侃:“以前炒股是为了暴富,现在是为了不饿死。”散户的“躺平”,其实是被现实锤出来的“理性”——毕竟,谁也不想当“韭菜”当到第三代。

四、存款搬家?别傻了,散户的钱在“冬眠”

专家天天喊“存款搬家”,说居民储蓄130万亿,只要搬1%进股市就能涨翻天。可现实是:散户的钱,正在“冬眠”。

为啥不搬家?因为“心理账户”分了三六九等:

更扎心的是,散户的“消费降级”已经蔓延到股市了。以前炒股,动不动满仓干;现在呢?买100股都要纠结半天。外卖2块钱的配送费要砍价,股市2万块的亏损却“眼不见为净”——这种“精神分裂”,本质是对未来的焦虑:万一失业了怎么办?万一孩子要交学费怎么办?钱袋子紧了,“博一把”的勇气自然就没了。

五、从“追涨杀跌”到“佛系观望”:散户进化了?

以前散户炒股,信奉“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结果往往是“别人贪婪我更贪婪,别人恐惧我吓死”。现在呢?学乖了:涨了不追,跌了不抄,就当股市是“电视连续剧”,看看热闹得了。

这不是进化,是“被教育”。去年9月追高的,今年3月抄底的,6月割肉的,被反复摩擦后终于明白:A股不是“提款机”,是“绞肉机”。与其天天盯盘,不如躺平看剧——至少不会亏。

基金经理也发现了:今年量化基金卖爆了,ETF规模创新高。散户宁愿把钱交给算法,也不相信“明星经理”了。为啥?因为算法不会画饼,不会说“长期持有”,跌了就止损,涨了就止盈,比那些“亏了怪市场”的经理靠谱多了。这背后是散户的“信任崩塌”:我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数学。

六、散户不入场,是A股的“成人礼”?

散户不跑步入场,对A股来说未必是坏事。以前A股是“散户市”,情绪一上来就暴涨暴跌,现在机构主导,虽然“赚钱难”,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坐过山车”。

更重要的是,散户的“理性化”可能让A股更成熟。以前大家炒股看消息、听小道,现在看业绩、看估值——虽然还是会亏,但至少知道自己为啥亏。这种“痛苦的成长”,比单纯的“散户狂欢”更有意义。

当然,散户也不是完全躺平。他们只是换了个姿势:不追热点了,不炒题材了,开始买高股息股、买ETF、买国债逆回购——说白了,就是“求稳”。这不是怂了,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我不想暴富了,我只想回本。”

结语

散户不跑步入场,不是因为“傻”,是因为“怕”;不是因为“不贪”,是因为“亏怕了”。十年3000点的轮回,三次牛熊的洗礼,让散户终于明白:A股不是“赌场”,是“修罗场”,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未来?也许等存款利率降到0,等亏损的伤口愈合,等赚钱效应真的来了,散户还会回来的。但现在,他们只想说:“别喊我入场了,让我先睡个好觉。”

毕竟,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但初恋也不能天天让人伤心啊。散户不入场,不是不爱了,是累了,想歇会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1

标签:财经   散户   外卖   存款   股市   账户   指数   去年   贪婪   块钱   赌本   心态   集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