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有多帅?1936年和同学的留影,那年他25岁气质非凡!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张照片摄于1936年,定格了钱学森与同学们一同出游的美好时刻,画面里,一群年轻人气质出众,而25岁的钱学森在人群中尤为显眼。

他面容俊朗清秀,眼神温和亲切,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浑身上下透着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活脱脱一位出自书香世家的翩翩公子。

钱学森可是新中国的航空之父,他这一辈子都和航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出生的时候,飞机才刚出现没多久,等到他上学时,火箭都已经问世啦。

钱学森身边的那几位同学,后来在各自的领域里也都特别出色,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就说张光斗吧,他后来当上了清华大学的副校长;还有徐志伦,成为了中国工程院的院士。

大家都熟知钱学森是科研领域的“教父级”人物,不过,你知道他后来曾险些被美国软禁,差点就回不了国的惊险故事吗?

1911年,钱学森在上海出生,他从小就在学习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这其实和他有一位好老师密不可分,这位老师就是他的父亲钱均夫。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出身富商家庭,数学能力很强,她从小就让钱学森背诵唐诗宋词,还和他一起玩心算游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的理科天赋。

后来,钱学森凭借出色的学业表现,在机械工程学院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交通大学毕业,毕业后,他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赴美留学的道路,开启了新的学术征程。

其实,钱学森在上海读大学那会儿,正赶上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亲眼见证了日军的侵略暴行,那些残忍无道的场景,像针一样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让他痛心不已。

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捍卫国防、大力发展工业的决心,那时,火箭导弹技术刚刚起步,科研从此成了他一辈子都热衷追求的事业。

随着火箭与导弹技术慢慢兴起,其背后潜藏的巨大潜力也逐渐显现,科研工作就此成了钱学森一辈子都热爱不已、始终坚定追求的事业方向。

在美国求学期间,钱学森踏入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大门,从此他全身心沉浸在科研事业里,不知疲倦地刻苦钻研。

期间,他还和同事、学生们一起组建了一个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这个小组甚至被戏称为自杀俱乐部,因为做实验时危险重重,时常有爆炸的风险。

尽管面临着重重危险,但他们这个小组成员依旧勇往直前,积极投身实践探索,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组后来是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前身。

钱学森赴美留学的次年,蒋英随父亲前往欧洲考察,之后便选择留在德国继续学业,说来真是奇妙,命运似乎早已为他们牵好了红线,将两人紧紧相连。

其实,他们二人的缘分从小便已注定,那时,蒋英家和钱学森家来往十分密切,两家人亲如一家,甚至在蒋英年幼时,还差点被过继到钱家,成为钱学森的妹妹呢。

1937年,蒋英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入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极具音乐天赋,在一次匈牙利举办的国际歌唱比赛里脱颖而出、荣获奖项,此后更是在不少音乐赛事中屡屡获奖,在当时渐渐有了不小的名气。

钱学森的父母一直十分关注蒋家这位既漂亮又出色的女儿,原来,早年两家曾有过约定:要是蒋英做不了钱家的干女儿,等长大了就嫁给钱学森。

由于两人许久未见,后来这件事便没人再提,钱学森和蒋英之间也断了联系,直到钱学森36岁时,他因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始终没有谈过女朋友。

两人之间缘分的又一次延续,起始于蒋英精心为钱学森安排的一场相亲,可没想到的是,在相亲进行的过程中,蒋英意外地察觉到,钱学森的注意力压根就没在她所介绍的相亲对象身上。

相反,他和蒋英聊得十分投机,目光也总是情不自禁地落在蒋英身上,仿佛被她深深吸引。

后来,钱学森频繁地前往蒋英家,每次都借口说是来看望蒋伯母,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实际上是冲着蒋英去的。

不过,钱学森整日埋头于科研,既不懂浪漫,也不知该如何追求姑娘,但日子久了,蒋英也慢慢察觉到了他的心意。

在一天又一天的相处里,钱学森内心积攒的情感愈发浓烈,终于,他鼓足了勇气,真诚地向蒋英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还诚恳地邀请她与自己一同前往美国。

蒋英原本打算,两人先相互了解一段时间,等彼此更熟悉后再做进一步打算,可钱学森对科研的热爱近乎痴狂,一刻也不愿停下研究的脚步,坚持要蒋英立刻和他一同前往美国。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蒋英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间深深爱上了这个潇洒不羁的男子,于是,她最终选择了妥协。

后来,在1947年盛夏,两人在上海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两个人,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科学事业,一个则全身心投入到了艺术的殿堂,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放异彩,同时又相互扶持、彼此启迪,这样的结合,真是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

钱学森在美国时,享受着极为优渥的工作与生活待遇,然而,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后,内心激荡,毅然决定放弃一切,返回祖国投身建设。

美国方面见此情形,赶忙开出一系列极具诱惑力的优厚条件,妄图将这位顶尖的科学家留在美国,然而,钱学森归国的决心早已坚如磐石,面对这些诱惑,他丝毫没有动摇。

可没想到,美国官员竟蛮横地阻拦他登船回国,甚至对他实施了长达五年的监禁与软禁。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就钱学森回国一事,多次与美方进行正式交涉,然而,由于当时国内一直无法与钱学森本人取得直接联系,美方每次都矢口否认扣留中国公民的事实。

好在1955年,经过中国政府坚持不懈的营救与据理力争,钱学森成功冲破了美方设置的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

回国后不久,钱学森便带着蒋英和孩子一同前往上海探望父亲,这是他们一家三代人的首次团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后来,钱学森时常会神秘地消失一段时间,而后又突然回到家中,他从未向蒋英透露过自己工作的任何细节,这让蒋英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当时,钱学森担任中国导弹研制项目的核心技术负责人,按照规定,他必须对包括家人在内的所有人严格保守工作机密。

那时,我国的航天事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起步阶段,几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钱学森不仅要承担大学的教学任务,为学生们授课解惑,还常常需要奔赴条件艰苦的沙漠基地开展工作。

繁重的工作让他分身乏术,根本无暇顾及家庭琐事,于是,家中的大小事务全落在了蒋英一人肩上,她默默操持、独自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她倍感压力。

直到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崇高荣誉,这份殊荣堪称无上光荣。

在那场盛大而庄重的颁奖典礼上,钱学森特意当面向妻子蒋英表达了感激之情,这一刻,蒋英才深切感受到,自己多年来为家庭的默默操劳与无尽忍耐,终于有了最温暖的回应,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看钱学森波澜而伟大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没有辜负国家领袖的信任与人民的热切期盼,用一生践行并最终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的宏伟志愿!

这位被人民深深敬仰的伟大科学家,也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成为不朽的丰碑!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海外版——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2021年09月27日

中国航天报——钱学森诞辰112周年丨哪些瞬间触动你我心弦2023-12-11

青年周末——钱学森的婚姻:不懂送花 没两句话就“征服”夫人 2)2009年11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历史   非凡   气质   同学   钱学森   美国   科研   导弹   事业   美方   火箭   中国政府   小组   天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