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马奖颁奖礼上,巩俐全程黑脸、拒绝李安导演颁奖的一幕,犹如一记重锤,震碎了金马奖的“权威滤镜”。历史背景决定了这场冲突的必然性。
彼时的巩俐,已是享誉国际的影坛传奇。从《红高粱》的九儿到《霸王别姬》的菊仙,她用演技征服了世界,却对华语奖项始终保持清醒。
2014年,她携《归来》角逐金马影后,却在颁奖前夜遭遇“评委团换血”,最终以一票之差惜败。这场疑似暗箱操作的争议,让她对金马奖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而2018年的颁奖礼,则成了矛盾的总爆发。当主持人陶晶莹介绍评审团时刻意跳过巩俐,台下导演张艺谋脸色铁青;获奖导演发表争议性言论时,巩俐彻底黑脸。面对李安导演的再三邀请,她选择沉默以对——这沉默,既是对不公的抗议,更是对民族立场的坚守。
这场风波直接导致金马奖口碑崩塌:赞助商撤资、电影人抵制、收视率暴跌……曾经代表着华语电影最高荣誉的金马奖,因政治操弄沦为笑柄。
反观巩俐,虽被质疑“耍大牌”,却因民族气节赢得全网力挺。
正如网友所言:“真正的大牌,从不需要奖项来证明。”从昔日的“电影风向标”到如今的“自嗨式颁奖礼”,金马奖的没落,恰恰印证了巩俐的清醒:当艺术沾染政治,再辉煌的舞台也会崩塌。
而那个在镜头前黑脸的女王,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硬核”——不是脾气大,而是原则不能破。
《原创文章,禁止抄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