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环洪泽湖摩旅-3


第一山下来,导航龟山村,准备路上遇见合适的地方吃点饭。苏北这边的教堂不少,看来当年传教士很是卖力,出盱眙县山水大道旁就有个不小的教堂。





距离短,路况好,又是一条值得推荐的骑行路线。









出城就看到路边都是帐篷和烧烤摊,停车场全是车。









过青年水库,从新华村右拐走赵新线,这条路几乎是条直路。









这种穿过乡村的柏油路最适合骑摩托车。





可惜悠闲的路太短,也就不到五公里就左拐上S204,这条县道车辆就多起来。我骑了一路都没看到适合吃饭的小饭店,好像这里人不喜欢开饭店。















前面是官滩镇,现在新农村的房子都很漂亮。





官滩原称“渔沟”,1981年,为避重名,更为“官滩”。官滩古时是一片荒滩,民众随意放牧,故称“官滩”,后兴集,称“官滩集”,镇亦因此命名 。1958年,为渔沟公社。1981年,改官滩公社,1986年,建镇 。










一直骑到镇上中间,才看见有小吃部之类。我见一家镇江锅盖面馆,出门我喜爱吃面条。







一碗雪菜肉丝面,基本吃饱了。看了下地图,离龟山村不远,骑过去看看。





出官滩镇不远左拐,重新回到我喜欢的村道。路边的麦田、菜花和鱼塘,是我进入洪泽湖边最寻常的风景。























龟山村地处洪泽区老子山镇西南,紧邻淮河,因形若巨龟浮于水面而名,这里历史悠久,遗存遍布,据说彭祖曾在此养生、老子在此悟道、太上老君在此炼丹,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淮河地区佛教的发源地,也是吴承恩笔下许多奇幻传说的故事原型,《山海经》中那个锁了孙悟空原型淮涡水神无支祁的东方胜地“淮阴龟山”,说的就是这里!(摘自淮安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缘念淮安》系列文章)






快进村,就看到很多轮船停泊在路边的水道里,村口堵的都是车。





我开始有点后悔过来,这人多的吓人。村口一老头还不让我的摩托车进入,说没牌照,我跟他说牌照在后面,他就是不听,气的我一加油门进来给他看,不会没有摩托车来过吧!









本来看到乌泱泱的人和车就后悔,加上这无理的一拦,对这个所谓的千年古村立刻少了不少兴致。













我避开汹涌的人流,也别进村凑热闹了,车子骑到村边一棵大柳树下,随便看看算了。











淮安洪泽龟山村,位于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的西南角,曾是淮河右岸的一座孤岛。因其形状酷似神龟,故得此名。龟山村三面环水,东边与陆地相连,北边与老子山遥相呼应,是个典型的“小渔村”。(网摘)





我可能机位不对,飞的又太低,看不出来乌龟的模样,地图上看有那么一点点像。



村子旁边几乎全是鱼塘,淮河流过村边。



龟山是淮河、洪泽湖地区佛教文化最早发祥之地,也是许多传奇故事的发生地。唐代小说家李公佐所撰《岳渎经》中的水怪巫支祁的故事,就是取源于龟山民间传说。中国古典地方名戏《打渔杀家》亦是取材于此。她同时还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奠基人宋末元初大画家龚开出生地。龚开所撰《宋江三十六人赞》比施耐庵《水浒传》成书至少要早60年。(百度百科)






龟山在唐宋时期非常繁华,为淮水入运枢纽,漕运发达,商贾云集,曾有人口10万,山上有淮渎庙,东侧有龟山寺,香客游人川流不息,宋代文化名人王安石、苏轼、苏辙、欧阳修、秦观、米芾、贺铸、张耒、杨万里等都曾游历过龟山,并留有赞美诗篇。苏轼有《龟山》诗句:“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米芾有《龟山寺晚钟》诗句:“危峰高耸接云楼,落霞映照夕阳村。”(百度百科)






龟山自北宋朝廷南迁后,漕运停止,运河淤塞而急骤衰落。龟山寺被洪水湮没,淮渎庙亦庙毁僧散。明清时期,龟山虽有复苏,但也永远失去往日辉煌。







龟山遗韵我这次是看不到了,除了村庄里停满了车,河边的草滩上全是人,古村的宁静感顿无。我停车的地方应该是神龟的左后爪子的位置,如果有机会再去,我就知道在那个角度能拍出神龟的感觉。



村子里老房子和新房子混杂在一起,山在哪里我也没看出来。如果不是涌进来这么多人和车,小渔村安安静静地溜达溜达,河边钓钓鱼,晚上吃点虾,还是不错的地方。







二点三十五分,离开龟山村,导航前往老子山镇。













出村走的是另一条路,上图这个路口是我当时来的路线。从龟山村到上204县道,走的是纯乡野丘陵路段,路修得特好,少人少车,跑的特别惬意!





从伺涧村左拐走新霍线,这一路几乎没车。















路边有些老的厂房,很有年代感,尤其路还要穿过一座山,虽然这里的山都不高。







远处也是个老厂区,后来查地图好像是染化厂,这可是重污染企业,后面不远就是淮河,排污很方便,现在看起来像废弃了。







霍山驿站不知是否是古迹,看来刚才的小山可能就叫霍山。





这里又重回县道204,一条笔直的路直达老子山镇。







这一路的农村房子都很漂亮,一般都是三层小楼,雪白的墙壁,单门独院,非常干净整齐。如今家家有车,路又修得好,这住的条件比城里强多了。











经过霍山村后,前面就是老子山镇,从一路的广告牌能看出老子山镇是个温泉旅游的度假康养区。




















进了镇子到处都是温泉度假村,但人没看到多少。是不是这个季节不是泡温泉的时候。







老子山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已打4眼泉水,水温达61度,每眼温泉井日出水量达2000立方米,水储量为中型,可持续开采100年以上。热水中富含多种矿物盐成分,其中偏硅酸含量为64.22毫克/升,可溶性总固体达2047毫克/升,锂0.245毫克/升,锶4.0毫克/升;另外氟、硫磺等20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也均达到医疗、矿水国家标淮,适宜于建设温泉浴场、热带鱼养殖和矿泉水开发。(百度百科)





老子山镇文化底蕴深厚,挖掘打造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古淮河文化,先后投资200余万元移建安淮寺和恢复青牛迹、仙人洞、龟山御码头、水母井、石龟等。(百度百科)



一路最多的就是水产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骑到老子山青牛码头,但没见到青牛,其实镇里舟山路上有个雕塑因该是青牛。



道教名山老子山,位于洪泽湖南岸的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为淮河入湖口岸,三面环水,一山分南北中连接贯通,以秀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遐迩。
老子山自古商业兴盛,文化发达,南北商贾常云集于此。此山名胜古迹甚多,有老子炼丹台、青牛迹(老子坐骑青牛蹄印)、凤凰墩、钓鱼台、法花寺、犹龙书院等十景,可惜都毁于战乱,现仅存仙人洞、凤凰墩遗迹。老子山境内有大小滩头数十处,连同水面30余万亩,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百度百科)







千里淮河自此流入洪泽湖,那么流入洪泽湖后的淮水又是怎样流入大海的呢?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所谓四渎就是四条有独自入海通道的大河。而淮河原有的入海通道自盱眙折向东北,然后经淮阴向东,在今响水县云梯关入海。然而,由于历史上的黄河决口,河水一路南侵,霸占淮河河道,淮河长期不再有入海口。(百度百科)





现今淮河最主要的入海通道是南下长江入海。从洪泽湖的三河闸开始至高邮湖、邵伯湖,再进入芒稻河、廖家沟,而后汇入夹江,最后在扬州广陵区头桥镇附近的三江营与长江相会。淮河入江水道全长一百五十多公里,设计的泄洪能力为1.2万立方米每秒,可分泄淮河70%以上的洪水。(百度百科)



此外,淮河还可借助以下通道入海:
1、苏北灌溉总渠,一条1952年5月竣工的大型人工河道。起自洪泽湖东侧的高良涧,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一百六十多公里,兼有排涝、泄洪、引水、航运和发电等多项功能。

2、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

3、淮沭新河。淮沭新河沟通了淮河与新沂河、新沭河,是一条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通航的多功能人工河道。






安淮寺位于斯老子山镇北山之巅,原址龟山,始建于宋,史称龟山寺,为江淮名刹。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洪水,该寺被湮入水底,道光十九年(1839年)江南河道总督麟庆移建安淮寺,安置前龟山寺出水佛法器。此寺由于中清后年久失修,加之兵燹匪劫,解放后已夷为平地。1994年,老子山镇人民政府为了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在北山之巅筹建了新的安淮寺,占地20余亩。同年建成。5月18日(四月八浴佛节)举办了隆重的开光仪式。(网摘)













淮河及洪泽湖的入海水道形成了一河入江和四河入海的格局。所谓一河入江,指的是南下长江入海。四河是指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安以东的废黄河。淮河70%以上的水量是通过长江入海的。



不来老子山,我可能不了解淮河是在哪里流入洪泽湖的,不来老子山我可能也不清楚淮河是怎样流入大海的。
这时已经下午三点半了,下一站去蒋坝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旅游   洪泽湖   清明   淮河   老子   洪泽   苏北   淮安   霍山   新河   长江   百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