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大消息!固态电池,迎来黄金时代?是新热点方向?(附股)

今天市场走的比较差,再次出现超4000家个股下跌,上一次出现连续2个交易日4000家下跌还是5月份,那时盘在3400点。

涨跌家数对比

当然,虽然市场走的比较差,但是这两天固态电池板块持续逆势走强,

今天泰和科技20%涨停,亿纬锂能一度冲高14%,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资金的关注。

翻了翻消息面,看到有龙头企业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企业技术成果的阶段性兑现,更折射出国内固态电池产业正在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拐点。

纵观当前发展态势,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已形成清晰的三大逻辑主线:

技术路径日趋成熟、产能建设全面提速、应用场景率先突破

这三者相互支撑、共同推动这场“下一代电池”加速到来。

一、技术上,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过去几年,固态电池一直卡在“科学问题没解决”的阶段:界面不稳定、循环差、成本高、做不出大电芯。

一句话——实验室能做,工厂做不了。

但现在,技术突破了。

亿纬这次下线的“龙泉二号”,是10Ah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数字不算惊艳,但关键在于:一期2025年底建成,能产60Ah电池;二期2026年底交付100MWh年产能。

注意,单位是“MWh”,是基本到了量产阶段。

另外,宁德时代最近在交流会上也松口了,认为现在主要是工程和供应链问题。

比亚迪也在加速推动60Ah中试电芯,能量密度干到了400Wh/kg。国轩高科的实验线良率高达90%,首辆样车跑了1万多公里。

二、量产加速推进,产能规划密集释放

技术突破若不能转化为产能,便难以形成产业价值。

而当前最显著的趋势是:从中试线到量产线,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节奏正在全面提速

但这次亿纬的规划很“实”:成都基地1.1万平米,分两期,时间节点明确,产能目标具体。

不是“未来将建设”,而是一期要在“2025年12月建成”

这是项目进度表。

再看行业整体:

国轩高科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规划12GWh准固态产能。

宁德、比亚迪、蜂巢都在布局今年要中试线。

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全球半固态/固态出货将破10GWh。

EVTank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可能超600GWh,2500亿人民币。

这些数字背后,是真金白银的资本开支。目前产业上的整体规划是

2025年,中试线落地;

2026年,量产线突破;

2027年,小批量示范运营;

2028年,全固态出货破1GWh。

产业链动起来了,比任何都强

二、应用场景,先上“机器人”,再进“电动车”

很多人还在幻想“固态电池一出,电动车续航2000公里”。

醒醒,那至少是2030年后的事。

但现实中的“第一波用户”已经出现了,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高端无人机、特种装备

为什么是它们?

机器人要轻量化,怕起火,电池重一克,电机多耗一度电。

eVTOL(电动飞行汽车)对安全零容忍,液态锂电摔一下就容易炸。

高端无人机需要高能量密度,飞得更久,载得更重。

这些场景,不追求便宜,只追求极致性能与安全

而固态电池,正好对症。

SMM预测,2025年全固态渗透率仅0.1%,2030年到4%,2035年到9%。

听起来很低?但要知道,这是10年翻了90倍(0.1%到9%)。

写在最后

固态电池不再是遥远的“未来技术”,而是正在发生的产业现实。

技术突破解决了“能不能做”的问题,产能建设回答了“能不能造”的问题,而新兴场景则验证了“有没有用”的问题。

从这方面来看,这或许是一轮跨越周期的成长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财经   热点   黄金时代   固态   电池   方向   消息   产能   量产   宁德   技术   密度   龙泉   场景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