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工业应吃尽老本

文︱周显

正如我先前说过,柯达的最大失误,不是它没投资数码相机,而是它在明知数码相机已是未来的大潮流,为什么不吃尽自己的老本,而是再投资,搞到自己要申请破产重组。

对比香港,也有不少老牌家族公司,例如搞电器,做纺织,卖玩具等等,在五、六、七十年代,赚了不少钱。但后来,本业不成了,没钱赚了,它们便缩小业务,进取的转营发展商,保守的买楼收租,而家个个都几十亿、几百亿身家啦。

读过市场学101的人都知道,产品有生命周期,当它要死掉,谁也救不活。手制纺织被大规模的机械纺织所取代,原来的从业老板只有小量可以成功转型,也只有小量可以小规模作坊生产高端产品的形式去继续生存。然而,大部分的业界只能死亡、转业,这是免不了的客观现实。

当年,巴菲特买入了“巴郡”(Berkshire Hathaway)这间纺织公司,在当时,纺织在美国已是夕阳工业,工厂纷纷迁到亚洲地区,如香港等地。巴菲特错失时机,没及时把工厂拆骨卖掉,他自认是一生最错误的投资。

他认为,“巴郡”有着非常优秀的管理阶层,那为什么美国仍有别的纺织厂赚钱,而自己却要亏本呢?

答案是:别的纺织厂用了更多的资金去作“再投资”(reinvestment),而根据投资回报率,这明显是不明智的。尤其是巴菲特,他宁愿把钱投到别的公司,回报更高。就此,“巴郡”渐渐从纺织公司,转型成为一间投资公司,直至今天。

所以,柯达作为一间曾经赚过大钱,手头有巨额盈余的公司,不一定需要冒险再去投身数码相机,大可以把以前积存下来的利润派息给股东,由股东自由选择是否应该投资到生产数码相机的公司。至于其大股东和管理阶层,更加不会不知道哪一间数码相机公司是最出色、最值得投资。

然而到最后,一间曾经赚大钱,有着巨额盈余的老牌,居然不知道大势所趋,不去吸尽最后一口“烟屁股”,居然妄想去再投资,火中取栗,这才是它真正的取死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数码   老本   夕阳   工业   数码相机   柯达   公司   盈余   纺织厂   香港   老牌   亚洲地区   巨额   阶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