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举行。作为兼容中西风韵的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天津正以“精致、大气、安全、智慧”为笔触,勾勒面向世界的会客厅。在这场城市升级行动中,中国能建路桥公司以“基建国家队”的担当,深度参与2025年天津峰会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用匠心为天津镌刻下“上合印记”。
市容焕新
以“国际标准”擦亮峰会“第一印象”
城市形象,是国际盛会递给世界的“视觉名片”。上合峰会,是天津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与活力的绝佳契机。“举全市之力把这次峰会办好”,是天津敞开怀抱喜迎远方客人的承诺。为迎接“上合时刻”,天津启动中心城区重点区域2025年市容环境治理项目,锚定“面子”与“里子”同步升级的目标,致力于构建“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国际化景观体系。
中国能建路桥公司承建的市容环境治理项目,正是这一体系中的“核心样板”。项目聚焦城区5所五星级酒店周边区域,对南京路、河北路等11条市区重点道路进行全方位更新亮化和精心治理,让天津的城市风貌实现从“整洁”到“精致”的跨越,众多承载城市记忆的地标重焕光彩。
站在解放北路,被称为“东方华尔街”的百年建筑群正褪去时光斑驳:新古典主义廊柱下,大清邮政博物馆的青砖古朴厚重,利顺德饭店的铜门折射暖阳;转过泰安道,整修一新的英式庭院在闹市中辟出静谧空间......这条“建筑博物馆”长廊,恰是天津“微改造”的缩影——中国能建团队以“绣花功夫”修复百余栋历史建筑,让岁月痕迹与现代功能共生。
道路改造亦见巧思,泰安道、河北路、西宁道等主干道的“隐形手术”悄然完成,通过精密施工,井盖与路面高差严控在5毫米内;绿化景观升级、城市“家具”更新、口袋公园街角绿地......这座城市的“颜值革命”,都藏在了每一块砖石、每一盏路灯、每一片新叶之中。
文化赋能
以“历史文脉”厚植峰会“精神内核”
上合峰会不仅是经济合作的平台,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西合璧的建筑基因、红色记忆与烟火气息,成为传递中国自信的文化载体。中国能建路桥公司以“修旧如故、活化更新”为理念,在保护历史肌理中注入现代功能,让百年街巷成为读懂中国的“立体教科书”。
五大道公园的英伦钟楼,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红砖穹顶下,精卫鸟图腾盘旋于机械钟盘,无声诉说着津门传奇;AI笑脸识别钟,让游客触摸到智慧天津的脉搏;相邻的民园1920街区经保护性修缮后重获新生,斑驳的水磨石柱廊下咖啡飘香,百年宅邸橱窗映照行人身影,激活了历史街区的古今文化磁场。
天津的开放基因便化作文明对话的纽带——这恰与上合“尊重多样文明”深度共鸣。当峰会嘉宾漫步于百年饭店的门廊下,指尖抚过百年砖石的纹理,五大道的历史底蕴通过“可触摸的砖瓦、可聆听的故事”,成为连接世界的情感纽带,以文明多样性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津门街巷间找到生动注脚。
韧性护航
以“安全底线”夯实峰会“运行保障”
天津“九河下梢”的地理特征,使城市内涝防治成为峰会保障的关键战役。中国能建路桥公司以“看不见的工程守护看得见的从容”为使命,对中心城区地下管网实施系统性焕新,为城市装上应对极端天气的“安全气囊”。
面对天津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峰会“零差错”的保障要求,中国能建路桥公司承担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大型管道清淤工程二期项目,成为守护峰会顺利运行的“隐形生命线”。
项目针对和平、河北、红桥、南开、河东5个中心城区的58条主要道路地下管网,展开“拉网式”排查;运用管道检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采用“夜间错峰作业+白天排查摸点”的联合作业模式,清除了52公里地下管网多年淤积的污泥,整治修复多处塌管、破损风险点,保障峰会期间城市运行“零风险”,提升天津中心城区管网系统“韧性”,将传统被动抢险转化为主动防御体系,为城市长期应对内涝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之约,如期而至。站立海河岸边,随着夜幕降临,华灯璀璨,两岸建筑、公园等被五彩灯光秀悉数点亮,光影之间,让人流连忘返。“津沽新颜”的背后是中国能建路桥公司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市容焕新重塑城市颜值、文化赋能厚植城市气质、韧性筑基筑牢城市底色、使命担当驱动城市跃升的能建方案和实际行动。
恰如海河奔涌不息,这场城市焕新,正将峰会“高光时刻”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动能。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能建方案”正向世界传递中国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升级范本。(中国能建)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