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7 个行为悄悄伤宝宝智力,90% 家长都中过招​

养孩子像闯关卡,到处都是 “坑”!

很多你认为 “没什么” 的小习惯,正悄悄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等发现孩子跟同龄人有差距时,后悔都来不及!

7 个超容易踩坑的的 “傻瓜行为”,赶紧对照自查。

第一个,总给宝宝穿太多。老人带娃,总怕宝宝冻着,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

宝宝新陈代谢快,穿太多容易出汗,一吹风反而感冒;更关键的是,束缚太多会限制宝宝的活动。

小手没法自由抓握、身体不能随意翻身,宝宝正是通过触摸、翻身、爬行动作探索世界、锻炼大脑的,活动少了,大脑接收的刺激不足,智力发育自然受影响。

第二个,阻止宝宝 “吃手”。家长看到宝宝吃手就赶紧拉开,认为不卫生,其实 0-1 岁是宝宝的 “口欲期”,吃手是宝宝认识身体、缓解焦虑的方式,还能锻炼口腔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只要把宝宝的小手洗干净,让他放心吃,强行阻止反而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还可能影响认知发展。

第三个,给宝宝看太多电子产品。家长图省事,把手机、平板当 “哄娃神器”,让宝宝盯着屏幕看动画片、玩小游戏。

宝宝的视网膜还没发育成熟,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会伤眼睛;而且屏幕里的内容是被动接收,宝宝不用思考,慢慢失去主动探索的兴趣,大脑得不到锻炼,语言能力、专注力会受影响,3 岁前最好别让宝宝接触电子产品。

第四个,过度保护,不让宝宝 “犯错”。宝宝想自己拿勺子吃饭,家长怕弄脏衣服、撒了饭菜,就直接喂;宝宝想搭积木,刚搭歪一点,家长就赶紧帮忙扶正。

但宝宝正是在 “试错” 中学习的,自己吃饭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搭积木能培养空间思维,过度保护会让宝宝失去动手和思考的机会,变得依赖、没主见,影响智力发展。

第五个,经常对宝宝发脾气、大声呵斥。有些家长压力大,宝宝一哭闹就忍不住发火,甚至大声骂宝宝 “不听话”“笨”。

宝宝情绪感知很敏感,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的环境中,会影响大脑中负责情绪和认知的区域发育,还会让宝宝变得胆小、自卑,不敢尝试新事物,进而影响智力提升。

第六个,辅食添加不当,要么太稀要么太单一。宝宝 6 个月后该加辅食了,还总给吃米糊、菜泥,不及时添加颗粒状、块状食物,会影响宝宝咀嚼能力和口腔发育,而咀嚼能刺激大脑,促进智力发展;

还有的家长怕宝宝过敏,只给吃几种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比如缺 DHA、铁、锌等营养素,都会直接影响大脑发育,辅食要多样化,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第七个,忽视宝宝的语言互动。有些家长带娃只顾着自己玩手机,很少跟宝宝说话、互动。

宝宝的语言能力是在听和说中慢慢发展的,家长经常跟宝宝聊天、讲故事、唱儿歌,能给宝宝的大脑输入大量语言信息,促进语言中枢发育。

如果长期缺乏语言刺激,宝宝可能会说话晚、表达能力差,而语言能力又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万别忽视。

这 7 个行为,对宝宝的智力影响很大,90% 的家长都中过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育儿   智力   家长   宝宝   语言   大脑   能力   电子产品   食物   颗粒状   小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