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周自法)暮色中走出影院,因《南京照相馆》激荡的心绪久久难平。影片独辟蹊径,将镜头聚焦于1937年南京城吉祥照相馆的方寸暗房。摇曳红灯下,邮差阿昌、名伶毓秀、老板老金等人颤抖着双手,在显影液中努力探寻被侵略者掩盖的沉痛真相。这不仅是一部光影佳作,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昭示:唯有铭记血火淬炼的真相,方能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前程;唯有传承不屈的精神火炬,才能铸就屹立不倒的民族脊梁。
影片以普通人群像映照民族气节。在日军铁蹄下,阿昌挣扎求生,毓秀梦想幻灭,老金以相机为盾守护尊严。当刺刀逼迫老金冲洗“亲善”照片时,显影液揭露的却是刺刀下的孩童、堆积的尸骸、焚毁的家园——胶片定格的,是民族泣血的铁证!最撼人心魄的,是这些普通人在至暗时刻迸发的勇气:阿昌冒死藏匿记录暴行的底片,毓秀以水袖为掩护传递真相,老金于红灯下显影暴行照片,如播种抗争的火种。尤其当避难的小姑娘低语未见长城,老金毅然展开祖国山河画卷。众人手指锦绣河山,誓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一刻,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在平凡个体身上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胶片”于此,被赋予多重深刻寓意。它是刺穿谎言的铁证,揭露日军伪造“亲善”的虚伪与屠杀后焚尸灭迹的卑劣;它是无声却有力的抗争武器,那些穿越封锁的暴行底片,终成法庭审判战犯的雷霆利刃;它更是民族苦难记忆与抗争精神的载体。影片结尾,战火废墟与今日繁华南京交叠,显影的是一个民族从血泊中站起、迈向复兴的坚韧身影。胶片或老,精神永存。
影片深刻揭露侵略者“伪善”面具下的凶残本质。相机与枪械并置——子弹上膛对应相纸进舱,扣动扳机对应按下快门。侵略者以糖果诱骗孩童拍照后挥起屠刀,用枪口威逼百姓强颜欢笑制造假象。“糖和玩具要拿命来换”的控诉,道尽历史残酷。当银幕重现日军摔婴暴行,孩童泣血誓言,“长大要当兵!因为我是中国人!”,正是历史记忆在血脉中传承的最强回响。
散场灯光亮起,青年目光澄澈坚定,观众席间低泣与沉默交织。此情此景印证:影院灯熄,但胶片点燃的民族记忆与爱国之火,已在每个人心间熊熊燃烧,汇聚成不灭的灯盏。银幕暗下,人心的显影与时代的担当正磅礴展开,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胶片或会褪色、城墙或曾倾颓,但由鲜血与抗争淬炼的民族记忆,必在代代铭记中化作指引未来的不灭星辰。它照见苦难深渊,更照亮复兴征途。守护南京大屠杀真相,是对30万死难同胞最深沉的告慰,是捍卫人类良知与世界和平的基石,更是锚定民族复兴航向的基石。它时刻警醒世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可能导致悲剧重演。铭记苦难,方知和平珍贵;汲取精神,方能凝聚伟力。
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我们尤需从历史镜鉴中汲取磅礴力量。《南京照相馆》展现的危难时刻的家国情怀、守护真相的无畏勇气,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我们要将这份历史记忆,转化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意志,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歪曲、美化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坚决捍卫历史真实与民族尊严。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深刻认识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抚摸影院门扉,仿佛触到暗房中温热的相纸——它沉默如碑,其声震耳:铭记历史,是为了永不重蹈覆辙;守护真相,是为了开创光明未来!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无尽力量,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守护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山河锦绣,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