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网】
文丨郑梦玥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地面工程形象图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自此开启探索宇宙演化、物质本质的新纪元。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基地工程是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设计院”)作为联合体EPC总承包项目牵头方,牵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个重要科学工程项目,这里不仅是我国中微子研究的“最强大脑”,更藏着水利设计领域的“黑科技”。
全球科研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选址,堪称“神仙操作”!它位于台山核电站和阳江核电站连线的等腰三角形顶点,距离两座核电站都是53千米。这个位置可不是随便选的——科学家们要精准捕捉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中微子流,而水利工程师们则用地质勘测、水文分析的“火眼金睛”,确保实验站既能满足科学需求,又能扛住地下700米的极端环境。这里的地下洞室群有多硬核?1条深约560米竖井和长约1266米斜井、8条地下交通排水洞和15个附属洞室,如同一座地下迷宫,而其中实验站大厅最大跨度49.4米、拱高近80米,为国内首创,堪称“地下巨无霸”!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科研机构的750位科学家参与。从方案比选到设备研发,全球顶尖“脑洞”集体碰撞——
4种方案比选,最终选出“有机玻璃球+不锈钢网架”的创新设计,直接造出全球最大单体中微子探测器!
曾经被日本垄断的光电倍增管,现在被我们国产化了!2万只高性能设备,妥妥的“中国智造”。
作为国际中微子研究“三足鼎立”格局的重要支柱,中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的C位,稳了!
地下700米的科学丰碑
超大跨度洞室施工、高压涌水、超高洁净度环境……每一个问题都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水利设计工程师们偏不信邪,直接开启“技术外挂”模式——
项目团队用瞬变电磁和地质雷达提前“透视”地下情况,还发明了一套“堵排平衡”的排水系统,既能保住50米跨度的顶拱安全,又能省钱省水——这波操作,直接给全球深地工程打了个样!
中微子探测器的水池必须“一尘不染”,连地下水都不能污染!项目团队硬是把混凝土施工玩成了“绣花活”——拌合、运输、防渗膜安装……每个环节都卡着毫米级精度,提前完成1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中微子实验对环境洁净度要求极高,建设团队研发了一套“分级通风系统”,把温度、湿度、洁净度都控制得明明白白。这个系统不仅能满足当前实验需求,未来,还能给其他深地工程“抄作业”!
2023年5月,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配套基建工程的土建工程胜利完工,黄河设计人的卓越贡献也获得业界广泛认可。2024年6月,江门中微子项目在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中荣获“地下空间优秀案例”奖,其700米埋深动态设计、高压涌水治理等成果成为行业标杆。
地下实验厅探测器安装仰拍图
从2015年1月启动建设,到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这座地下700米的科学丰碑,正是中国水利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END
编辑:郭瑞琳
审核:项晓光
本文来自【黄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