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自己捡了漏,没想到是捡了“定时炸弹”!
大家每天都能摸得着的东西,实际上可能正在悄悄的释放“毒素”,对身体健康更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7月11日的,央视发布了一篇关于手机壳的报道,让人看清楚的这背后的“真面目”。
央视新闻的报道
手机壳这东西,其实并不算是一个高消费的产品,有的人非常喜欢囤手机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便宜,而且好看。
有句话说的好,越好看的东西越危险,放在手机壳身上同样也是能说得过去的,因为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手机壳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网购回来的手机壳,可能会有异味,很多人会默认这是正常现象,可实际上,这一点也不正常。
因为手机壳的门槛很低,很多厂家甚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就进入这个行业,然后通过各种压缩成本的手段,来赚取更大的利润,而原材料,就是他们压缩成本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些黑心小作坊用回收医疗废料、电子垃圾作为原料,经过简单粉碎后注入模具成型,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工业级染料和一些劣质的胶水,为的就是让产品看上去颜色鲜艳,而且粘合的非常好。
可是他们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却根本不会进行任何的消毒,要知道医疗废料这些可都是含有“细菌”的,对人体的危害更是可想而知。
但是在暴利面前,很多商家仍然选择这样做,因为他们正规的原料每吨是需要上万元的,可这些回收过来的材料掺进去之后,商家的成本最起码能够降低三分之二。
大家在网上看到的那几块钱的手机壳,可能还会想着商家到底赚什么钱,可实际上,这样的操作生产下来,可能成本只有几毛钱,放到网卖动辄就是九块九,十来块钱,这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很多这样的手机壳销量更是惊人,可能一年的销售量能够达到上百万,不敢相信,又坑害了多少的消费者。
因为这些商品普遍存在几大致命问题:塑化剂超标,接触皮肤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甚至还会有疾病风险的增加,而多环芳烃则是具有强致癌性的,要是长时间接触的话,那么是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的。
除了这两者之后,还有一个重金属铅超标,这对人体细胞是有着很大危害的,还有可能引发肾衰竭。
有的商家深谙消费者心理,用"ins风""网红同款"等标签吸引年轻人,用"买一送三"的促销套路打动中老年群体,以此来销售更多的产品,赚取更多的钱。
平时在买手机壳的时候,也要仔细看看上面的一些“信息”,看是否有3C认证,正规的手机壳包装上是会写材质的,而有一些小作坊生产的手机壳,仅仅只有一个塑料袋包装,没有任何的信息。
要是在买手机壳的时候,感觉有特别刺鼻的问题,或者拿着的手感不是特别好的话,那么这很有可能也在传递一个消息:手机壳是劣质的,想要的话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日常生活品质,千万不要被9.9包邮的噱头迷惑,毕竟健康才是最贵的奢侈品,下次给手机穿"外衣"时,记得先为健康把好关。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