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秋声里的狂欢


七夕到了,街上便多了些卖花的、卖巧克力的、卖各色玩意的。红男绿女们手挽着手,在霓虹灯下走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商家挂出“中国情人节”的招牌,大有将这天变成第二个二月十四的架势。我看着这一切,不免想起那隔着银河相望的牛女,心下颇觉怪异。


牛女之事,本是个凄惨故事。试想一双爱人,被硬生生拆散,一年只得一见,这是何等的苦楚!那鹊桥相会之时,不知洒下多少眼泪。李清照写得真切:“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这愁云惨雾,而今竟被包装成了佳节喜庆,岂不荒谬?


这转变倒也并非全无来由。中国人向来有一种本事,便是把苦水酿成甜酒。孟姜女哭长城,本是暴政下的悲剧,却成了忠贞爱情的赞歌;梁山伯与祝英台,明明是一对苦命鸳鸯,倒化作彩蝶双飞的美谈。我们的先人早就学会在苦难中寻找温情,在悲剧里发现希望。


然而现代的“情人节”改造,却又另当别论。以往的文人悲秋,至少还存着几分真诚的同情;而今的商家促销,却只剩下一味的甜腻与浮夸。他们将银河化作商业街,将鹊桥变成消费券,将相思泪包装成巧克力。牛郎织女若有知,看着人间男女用他们的苦楚当作约会的由头,不知该作何感想。


这倒也不是说七夕不该过。只是觉得,若真要过,何不多少存些原初的意境?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珍贵,那佳期如梦的惆怅,那银汉迢迢暗度的艰难,这些才是七夕的真精神。而不是如今这般,只剩下吃喝送礼,将一段凄美传说变成了消费的借口。


其实牛女故事最动人处,恰在那份不得圆满的遗憾。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圆满终是罕物。正因为有这遗憾,才更显感情的珍贵;正因为在现实中难求完美,才更需要在故事里体会那份跨越银河的坚守。


而今人却偏要把一切悲剧都涂上甜腻的奶油,把一切遗憾都强行圆满。这或许反映了现代人的某种焦虑——我们越来越不能忍受缺憾,越来越急于用物质填补精神的不安。就连爱情,也要立即兑现,马上圆满,容不得等待,更容不得距离。


夜色渐深,天上的银河依稀可见。我想,牛女二星若真有心,恐怕也要为人间的这番改造苦笑。他们的悲剧被当作喜剧来过,他们的眼泪被当作美酒来饮。这或许就是传统的命运——总要被每个时代重新解释,重新塑造。


只是在这商业狂欢之余,若能有人抬头望一望星河,想一想那对千古恋人,体味一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深意,那么这个节日,才算没有完全辜负那一段银河秋声里的千古相思。


毕竟,真正的爱情,从来都不是只有甜蜜,而是包含着思念、等待、甚至痛苦的复杂体验。七夕的本意,或许就是要我们在甜蜜狂欢的背后,记住爱情中那些不得不承受之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美文   银汉   银河   圆满   悲剧   爱情   情人节   苦楚   遗憾   人间   故事   千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