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钜突遭港府“精准除名”!李嘉诚家族痛失最后政坛门票?

前言

“成也李嘉诚,败也李嘉诚。”

6月27日,香港特区政府官网更新了一份名单。

34人的特首顾问团换届中,除了病逝和退休的两位,只有李嘉诚长子李泽钜被"精准除名",成了唯一被主动踢出局的。

李家到底碰了什么雷?香港的权力游戏怎么突然变天了?

作者-水

除名风暴

李泽钜出局了,这事儿在香港政商圈炸了锅。

要知道,这位61岁的长实集团主席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从2017年接棒老爸开始,李泽钜在顾问团里坐了整整7年,期间提过不少建议,虽然有些被批评太老套,但好歹也算是个熟面孔。

可这次换届,画风突然就变了。其他33个人,该留任的留任,该升职的升职,就连一些名气不大的都稳稳当当继续干着。

唯独他,被单独点名除名,连个台阶都没给。

说不针对,鬼都不信。你想啊,特首顾问团这种级别的任命,哪有随随便便的?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深层考量。李泽钜被踢出局,就像一张明牌摊在桌上,告诉所有人:李家在香港的政治影响力,正式到头了。

更让人玩味的是,顶替他位置的都是些什么人。韩璧丞,搞脑机接口的;王兴兴,造机器人的;还有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

这配置一看就知道,香港现在要的不是炒房那套,而是硬核科技和国际金融。

从地产大亨的后代,到科技新贵和金融专家,这个转换的信号不要太明显。

李泽钜的出局,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香港的权力中枢正在重新洗牌,而李家,显然不在新游戏的邀请名单上。

这绝不是什么巧合,背后的信号太明显了。

港口风波

说到信号,得提那笔228亿美元的港口买卖。

今年3月,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突然宣布,要把全球43个港口资产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乍一听挺正常,商人嘛,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钻。可仔细一琢磨,这事儿的味道就不对了。

这43个港口里,有个特别的存在: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你说,这运河有多重要?全球6%的贸易量要从这里过,中国超过两成的远洋商船也得走这条水道。

把这种战略咽喉卖给美国人,这不是送刀子给人家嘛?

更要命的是,买主还是特朗普的铁粉

这位美国前总统三天两头喊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现在李嘉诚主动送上门,这不是配合人家演戏吗?

其实早在2021年,内地企业就想买这些港口,价码开到了350亿美元,比现在这笔交易高出122亿。可李嘉诚当时说什么都不卖,拖了4年,突然就愿意以更低的价格卖给美国人了。

这操作,让多少人看得直摇头。

《大公报》都看不下去了,专门发文章劝他"莫天真,勿糊涂"。《人民日报》也转发相关评论,外交部更是明确表态反对。可李嘉诚呢?还是那副商人本色,觉得做生意就该哪里赚钱往哪里去。

话说回来,李嘉诚这套商业逻辑以前挺管用的。

商业本性

可时代变了,老招数不好使了。

李嘉诚这一辈子,做生意的原则就四个字:见好就收。什么时候入场,什么时候退出,他算得比谁都精。这套打法在全球化顺风顺水的年代确实厉害,可现在世界变了样,他还是那个思维。

想当年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内地急需外资,李嘉诚却在观望。霍英东已经大刀阔斧地投资内地了,他还在考察来考察去,生怕自己入坑。直到看明白内地真的有搞头,这才小心翼翼地试水。

试水归试水,撤退的功课他可没落下。最典型的就是腾讯股份那事儿。早年间李泽钜买了不少腾讯股票,一看经济危机来了,二话不说就抛售了。当时确实赚了钱,可你算算,要是拿到现在,那得多多少倍的收益?现在想想,得多后悔啊。

这种赚快钱就跑的心态,放在以前还能说是稳健经营,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就显得格外刺眼了。

人家需要你承担责任的时候,你总想着抽身而退;人家需要你共同发展的时候,你老想着独善其身。

更关键的是,李嘉诚对国外投资的信心明显比对内地强。英国的电网、水务,加拿大的能源公司,澳洲的港口设施,他投起来那叫一个痛快。可一说到内地的长期项目,就开始算计风险,生怕被套牢。

这种见好就收的心态,在新时代反倒成了致命伤。

格局重塑

现在香港要的是科技创新,不是炒房那套。

你看新进顾问团的成员,韩璧丞搞的是脑机接口,能让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王兴兴造的机器狗,已经卖到50多个国家。这些人代表的是什么?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硬科技,不是炒概念的虚头巴脑。

特首李家超还专门跑到杭州,亲自体验这些科技成果。

这种高调站台的背后,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香港的未来在科技,在创新,在与内地的深度融合。

传统地产商呢?正在拼命转型。

新世界发展把K11商场搞得像科技展览馆,热力图控制空调,AR试衣镜,连购物都充满了科技感。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园区里,近八成的入驻企业来自内地。数码港的融资额五年翻了三倍多,主角全是金融科技和智慧生活。

香港正在努力摆脱"地产之城"的标签,拥抱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

这种转变,对李家这样的传统势力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他们的商业帝国建立在土地和金融之上,而现在的游戏规则在变,核心竞争力在变,连价值评判标准都在变。

维港的夜景还是那么美,只是讲故事的主角换人了。

结语

李泽钜这次出局还挺让人唏嘘的,他本人能力不差,问题出在整个家族的价值判断上。

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得有个分寸。当资本的利益与国家的战略发生冲突时,聪明人都知道该站在哪一边。

李嘉诚这一辈子都在算计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却忘了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香港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企业家会脱颖而出,而固守旧思维的,注定要被历史淘汰。

李泽钜的出局,或许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所有人,在新的时代里,光有钱是不够的,还得有格局,有担当,有与时俱进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财经   港府   政坛   精准   门票   家族   香港   内地   港口   巴拿马运河   科技   顾问团   特首   信号   商业   见好就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