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造型怪异的文物被质疑为赝品,“人为破坏”后才花千万买回国

前段时间,“尕日塘秦刻石”的发现引起轰动,直接证明了秦始皇派人前往昆仑“求仙问药”的记载。

中国历史最硬核的地方就在于此,不但爱记历史,还能找到相关实物。这和某些国家只有“孤例”的所谓考古完全不一样。

然而,很多专家学者又“恰到好处”的跳出来,质疑为赝品。

尕日塘秦刻石

当然,某教授号称所谓的“一眼假”已经没用了,因为国家文物局已经通过多次科学检测,证明这块石刻就是真品!

有科学求真的精神,当然是好事,但很多“专家”就有一种很奇怪的做法:习惯性唱反调。

只要碰到自己不理解的东西,甭管有没有现场看过或考证过资料,下意识的就开始“打假”。

比如下面要介绍的一件文物,那叫一个命运坎坷。

西周神面纹卣 来源保利艺术博物馆

这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早是什么时期出土已不可考。据推测,原本它应该在道光时期入藏圆明园,后来大家都知道强盗来了,因此流失海外。

上世纪90年代,神面纹卣突然现身香港的拍卖会,因为怪异的造型立马引起多方收藏家的注意。

然后一位日本藏家,花费5000万的天价买下来。

随后质疑声就开始接踵而至,一些专家学者都说,这青铜器以前的考古发现“没有先例”,大概率是后人臆造的,一个字假!

确实显得有些“诡异”,它高33.8厘米,重4.23公斤。头有双角,双睛圆鼓,吡出獠牙,似笑非笑的表情让人看着瘆得慌。

第一眼就是“高冷”!顶端站立着一只猫头鹰,提梁由共享一尾的两条夔龙组成,两端是象鼻、牛头、羊角组合而成的怪兽。

中间伸出貘首(一种食蚁兽),圈足上装饰着一头双身的蛇纹,各种动物组合出来古人观念里的“神界体系”。

但联想到西周时期各种祭祀风俗,出现怪异造型其实不奇怪。

但日本藏家受不了质疑,最后嚷嚷着退货了,反而成就了“国宝回家”。

那位神秘卖家当然心有不甘,于是想证明文物为真便做了一个决定,将其送到英国牛津大学鉴定中心进行科学检测。

这个检测之前说过,必须要钻孔取样,他们在卣顶处钻了6个孔眼,最后年代确定误差不大,就是到西周时期。

但人为破坏的痕迹,已经无法消除了。

讽刺的是虽然被确定为真品,但因为“破坏表面”影响了品相,说白了就是贬值了!

各国收藏机构又不敢接手。最后还是保利集团果断出手,斥资上千万元买下带回国。还邀请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等专家再次鉴定,推测出自陕西省宝鸡一带。

2007年湖北随州安居镇羊子山墓,出土带有铭文的噩侯四器,上面的神面纹和保利的神面纹卣几无二致。这才尘埃落定,并成为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上面有2行5字铭文“乍(作)氒(厥)宝尊彝”,表明它是贵族祭祀所用的礼器。

神面纹就是天帝,和它掌管各方的神怪如“龙、枭、貘”等,在祭祀仪式中显得庄重又有威严。

这件文物是幸运的,它被“破坏”后才得到认可。但事实上那些年流失海外或民间的,有数不清的文物,其中有多少始终无法“验明正身”,恐怕永远是个未知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历史   赝品   怪异   文物   造型   西周   时期   祭祀   铭文   组合   青铜器   真品   日本   国家文物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