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压抑、悲愤……
近日,围绕“日军罪证照片”展开的
电影《南京照相馆》
凭借扎实的剧作与直击人心的叙事
自上映以来,展现出
不俗的热度和持续的讨论
然而,真实的历史
远比电影沉重压抑数倍
88年前
一张名为《中国娃娃》的照片
震惊了世界
照片的拍摄者是王小亭
1937年8月28日
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导致无数百姓死伤
这张照片就是在轰炸后拍摄
照片中的孩子叫王家升
当时只有一岁
他在站台上嚎哭,身上还有鲜血
除了这个小生命
整个站台一片废墟
拍完照片
王小亭发誓一定要将它发出去
他突破重重困难,终于将照片
发表在美国的《生活》杂志上
据说,当时有一亿多人看到了这张照片
面对这张照片
当时的日本军方
跟电影《南京照相馆》里的情节一样
也是极力狡辩、掩盖事实真相
说王小亭的照片是摆拍、造假
后来又说是误炸
并且悬赏15万美元追杀王小亭
事实上,上海南站远离战区
没有任何军事设施
日军的轰炸完全针对平民
他们的狡辩纯属无稽之谈
1937年8月13日
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决战打响
这就是持续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
这场战役中
中国军队投入70万兵力
此战之惨烈
代价之深重
史所罕有
亲历此战的李宗仁回忆:
淞沪之战
简直是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火海
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
1937年8月13日起,日军对上海闸北地区连续数天进行疯狂大轰炸,公用设施和民房起火倒塌,市民死伤无数,建成不久的上海北火车站也被炸得千疮百孔,最后从上海版图上消失。
彼时的淞沪战场
每寸土地都在燃烧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悲叹:
上海战场在百里外看
半边天都是红的
宝山城头
难见一栋完整建筑
姚子青营长的电报字字泣血:
“敌舰30余艘排列城东门江面……
职决遵命死守,
誓与宝山共存亡!”
苦战多日后
包括年仅28岁的他在内
五百余名中国官兵在烈焰中全部殉国
姚子青,1909年出生于广东省平远县。1937年被擢升为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中校营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姚子青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奉命驻守宝山县城。
罗店战场
已成人间“血肉磨坊”
郭汝瑰代旅长在遗书中写下悲壮誓言: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
他日抗战胜利之时,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
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四行仓库
隆隆炮声震惊世界
“八百壮士”实仅四百余人
在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死守孤楼
女童军杨惠敏冒死献旗,上海民众声援震天
这是向世界的宣言:
中国不降!
在四行仓库奋战的壮士们。1937年10月下旬,日军攻入上海市区,谢晋元奉命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杀身成仁的故事
时刻在战场上发生
18名中国士兵将手榴弹捆在身上
伏地与隆隆开来的日军兵车共亡
一位连长被敌机炸死后
士兵号呼继续杀敌
救护队副队长苏克己为掩护坠机飞行员
被日军砍成六段
淞沪会战中
1位军长,4位师长、副师长,28位团长、44位营长殉国
中国军队以伤亡25万人的沉重代价
毙伤日军4万余人
日军遭到自七七开战以来从未受到过的打击和损失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彻底粉碎
中国军队向敌阵冲锋
当年,一首《八百壮士歌》
在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国军民中传唱
激昂的曲调穿越历史烟云
在茫茫江面上回响
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军人与日军在上海街头激烈巷战。
站在苏州河畔,
凝望四行仓库,
累累弹痕默默地诉说着
八百壮士血捍山河的英勇,
潺潺流水不断地奏响
抗战救亡的激昂旋律:
这是激战中的四行仓库战场情景(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提供)。
这是四行仓库旧址,仓库西墙为侵华日军火力进攻最为密集的方向,墙体上留下了巨大的炮弹孔和密布的枪弹孔(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提供)。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
四面都是炮火,
四面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
宁愿死,不投降!”
来源 | 央视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视界 浙江宣传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