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CEO张居正:10年改革续命70年!他权倾朝野、死后却骂名滚滚

最近娱乐圈的一条消息炸开了锅,那就是由胡歌主演的《张居正》即将开拍,由胡歌这样的演技和实力并重的赏来演绎这位明代传奇首辅的一生,确实不错。但张居正的一生,其实远比你想象的还要传奇:

23岁中进士,43岁入内阁,48岁成首辅;
一手把10岁的小皇帝(万历)抱上龙椅,
一边当“帝王师”,一边当“帝国CEO”;
十年改革,让国库从空虚到存银千万两,
边防稳固、吏治清明、漕运畅通;
可他一死,皇帝翻脸,抄家、削爵、子孙饿死……

张居正画像

张居正不是权奸,不是圣人,
他是张居正——
明朝最后一位真正能“挽狂澜于既倒”的政治巨人


一、草根出身,逆袭入阁

张居正生于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一个普通军户家庭,
但天赋异禀,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高中进士,
入翰林院,开启“学霸+政坛”双线人生。

张居正与高拱

在嘉靖朝严嵩专权、徐阶隐忍的浑水中,
他选择沉默蛰伏,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于自身求利益。

直到隆庆年间,他联合冯保,斗倒高拱,
最终在1572年,借万历登基之机,联合太后、太监冯保,
驱逐高拱,独掌内阁大权,成为大明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 二、十年改革:一套“张居正方案”,救活大明

面对嘉靖末年“国库空虚、边防崩坏、吏治腐败”的烂摊子,
张居正祭出三大改革:

1️⃣一条鞭法:

2️⃣考成法:

3️⃣ 强化边防 + 整顿漕运:

戚继光

成效惊人


⚔️ 三、如何对付政敌?不讲武德,但讲效率

张居正的执政哲学就一句:

“吾非不知退让为美,但国事至此,不得不为!”

他对付政敌,手段凌厉:

他不怕骂,只求政令畅通
甚至不惜与宦官冯保结盟,打破“士大夫不与阉人共事”的清流底线。

张居正与冯保

有人说他专权跋扈,
但他反问:

若人人讲体面,谁来干脏活?


四、结局:死后清算,抄家灭门

1582年,57岁的张居正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
万历皇帝亲赐“文忠”谥号,辍朝三日,风光大葬。

但仅仅两年后,清算来了。

导火索?

张居正

1584年,万历下诏:

张家10余口饿死、自尽,长子张敬修受刑不过,自缢前留血书:

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矣,愿他辅佐圣明天子,立万世之功!

讽刺的是——
万历继续用张居正的制度,却否定他这个人。
“一条鞭法”沿用至清,“考成法”精神渗入官僚体系,
但张居正的名字,被从官方史书中抹去近百年。


五、历史评价:毁誉参半,却无人能否认其功


最后一句真相:

张居正不是完人,他专断、奢侈、结宦官,但他用十年光阴,为明朝续命七十年
他死后被万历背叛,被清流唾骂,
但正是他打下的底子,让大明撑过了万历怠政、天启昏聩,
直到崇祯手里才彻底崩盘。

历史从不善待改革者,但永远需要他们


下期预告
《冯保:张居正背后的“影子合伙人”,一个被低估的权宦如何影响大明国运?》

#张居正 #万历首辅 #一条鞭法 #明朝改革 #大明CEO #历史冷知识 #权臣悲剧 #万历中兴 #改革者的宿命

阅读建议:本文适合在深夜阅读,想象一位身穿蟒袍的中年男人,在紫禁城灯下批阅奏章——他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不归路,但国家,值得他赌上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历史   大明   骂名   朝野   万历   明朝   政敌   国库   太仓   边防   成法   漕运   改革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