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总,这事儿……再想想?”
我抬起头,看了看站在桌子对面的周明,心里那股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想什么想?小周,你这人怎么不开窍呢?”我把手里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火都烧到眉毛了,你还搁那儿研究你那堆材料数据,有什么用!”
周明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最后还是咽了回去。他冲我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看着他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我直摇头。
这小子,技术是把好手,但人太闷,不懂人情世故。这年头,光懂技术能行吗?吃饭喝酒、拉关系,这才是真本事。我陈立军能混到今天,靠的就是这个。
那时候我哪想得到,就这个我眼里的“书呆子”,不到一个月,就把我从悬崖边上给拉了回来。
也是从那天起,我才算看明白了。有些人不发朋友圈,不混群聊,不是他们有毛病,是他们的段位太高,我们够不着。
“来来来,吴总,这杯我必须敬您!您刚才那几句话,点得太透了!”
包厢里,烟雾缭绕,酒气熏天。我端着杯子,半个身子都快凑到吴总跟前了。
吴总是“东城商业中心”项目的采购总监,是关键人物之一,今天这局,就是给他攒的。我们要争取的,是这个项目的工程咨询合同。
一杯酒下肚,他脸喝得通红,手一挥:“立军,客气了啊。咱俩谁跟谁。你的公司‘立军工程咨询’,我心里有数。”
我一听这话,心就放下一半,赶紧给坐旁边的王阳递了个眼色。
王阳是我手下的头号项目经理,机灵得很。他立马站起来,端着酒杯,话也说得漂亮:“各位领导,我叫王阳,是陈总手下一个跑腿的。我不懂别的,就希望以后能多跟各位领导学习。我干了,您们随意!”
说完,一仰脖,一杯酒喝了个底朝天。
“好!这小伙子行!”吴总带头鼓掌。
我心里那叫一个舒坦。这王阳,我没看错人。人帅嘴甜,特会来事儿。他那朋友圈,不是在健身房,就是在哪个高级餐厅签到,要么就是又签了个大单。各种客户群里,他也是最活跃的那个,跟谁都能聊几句。
我觉得,公司以后就得靠王阳这样的人。
饭局折腾到半夜才散。我喝得有点多,回公司拿份文件。路过总工办,发现角落里还有盏灯亮着。
是周明。
他一个人对着电脑,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屏幕上一堆密密麻麻的表格,看得我头疼。
“小周,还没走?”我问了一句。
他好像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是我,才说:“陈总。我查一下几种新型防火材料的性能参数,为东城项目做个备选方案。”
“行了行了,早点回家吧。”我挥挥手,没当回事。
这周明,三年前我高薪挖来的总工程师。本事是有,但人太闷了。公司吃饭他不去,行业开会他去了也一个人坐着。我拉他进的那些工程交流群,他从来没说过一句话,估计早就屏蔽了。
朋友圈更是干净得不像话,我翻到底,就三年前入职时发过一张图,还是我们公司一个项目的结构分析图。
我以前也想过带带他,跟他说过好几次:“小周啊,光懂技术不行,要多出来走动,认识几个人。”
他听了也就是点点头,然后就没下文了。
后来我也懒得管了,就把他当个高级技术专家用。
我刚拿到文件,王阳电话就来了,声音特兴奋:“陈总,吴总刚加我微信了!还给我朋友圈点了赞!这项目,八九不离十了!”
我哈哈一笑:“行啊你小子!盯紧了!”
挂了电话,我又看了一眼办公室里周明的背影,摇了摇头。
可没过几天,我就笑不出来了。
眼看项目快开标了,我那死对头,同样是做工程咨询的李总,开始搞事了。
“陈总,出事了!”王阳拿着手机,火急火燎地冲进我办公室,“您看,李总昨天请项目大老板张总去打高尔夫了,还发了朋友圈!”
照片里,李总跟那个头发花白的张总站一块,笑得跟亲兄弟似的。张总还亲自给他点了赞。
我心里“咯噔”一下。
“慌什么!”我嘴上骂他,心里已经乱了套。这个张总是项目的总负责人,李总这是找到真佛了。
“王阳,”我盯着他,“现在开始,不管花多少钱,必须把张总给我拿下!他喜欢什么,就送什么!他去哪儿,你就跟哪儿!”
“明白!”王阳像打了鸡血,转身就跑了。
那几天,公司所有资源都往王阳身上堆。
“陈总,打听到了,张总喜欢普洱,我搞到一饼88年的青饼!”
“陈总,张总孙女在学马术,我把咱们山庄的会员卡送过去了!”
“陈总,张总夫人爱听戏,我弄到大剧院的包厢票了!”
听着这些,我心里踏实了点。我就不信,我真金白银砸下去,还比不过他李总一场高尔夫。
为了让大家心里有底,我开了个内部会。
会上,王阳第一个发言,那PPT做得,花里胡哨的。
“根据我的‘朋友圈情报网’,”他讲得唾沫横飞,“张总爱喝茶,项目采购那边的吴总关心孩子上学,工程监理刘工是个摄影迷……”
他把每个人的喜好都扒得清清楚楚,最后说:“我的方案是,针对性公关!用诚意打动他们!”
下面的人都跟着鼓掌,我也觉得靠谱。
轮到周明,他没搞那些虚的,直接插了个U盘,打开一个PDF。
文件名老长——《关于竞争对手“宏远咨询”近三年项目质量问题复盘及本次投标方案风险评估报告》。
三十多页。
他面无表情地念着:“……三年前,宏远咨询负责的‘西区商厦’项目,因材料评估失误,外墙保温层出现开裂……两年前,‘滨海酒店’项目,他们推荐的防水涂料渗漏严重……”
会议室里的人听得昏昏欲睡。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次主推的方案中,推荐了一款叫‘轻云板’的新型复合材料,我查了资料……”
“行了!”我实在听不下去了,直接打断他,“小周!现在是拼关系的时候,你跟我说这些纸上谈兵的玩意儿有啥用?客户会因为你这个报告,就不跟李总合作了?”
我指着王阳:“你多跟王阳学学!学学人家怎么做人!”
会议室里一下就安静了。
周明站在那,没吭声。我看见他眼神暗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老样子。他默默地拔了U盘,走回座位。
那份报告,被我扔在桌角,看都没再看一眼。
我当时觉得,我做得很对。
我以为商场就是拼酒量,拼关系。
根本不知道,人家根本不玩这套了。
出事那天,是个周二下午。
一个叫“华东工程圈”的微信群里,李总突然冒了个泡。
“听说陈立军的‘立军咨询’最近资金链紧张啊?好几家合作方的款都拖着呢。”
这群里五百来号人,都是行业里的。李总这话一出,群里立马就炸了。
“真的假的?老陈不是一直挺稳的吗?”
“不好说,他为了抢东城那个项目,到处砸钱,估计是把家底都掏了。”
王阳看到消息,急了,马上在群里解释。
“艾特李总,李总您别开玩笑啊,我们公司好着呢!”
“各位大佬别信谣言,我们刚发了季度奖金!”
他还艾特了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合作方,想让他们出来说句话。
结果那几个人,要么装没看见,要么就发个笑脸表情。没一个肯替我说话的。
王阳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他心虚。那场面,就跟被人扒光了衣服示众一样。
“陈总,怎么办啊?”王阳打电话过来,声音都在抖。
“别慌!”我冲他吼,可我自己手心全是汗,“让他说!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可我把事儿想简单了。
下午,催款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陈总啊,上个月那笔咨询费,是不是先结一下?我这儿也困难……”
“立军啊,你跟我说句实话,公司到底怎么了?”
连银行都打来电话,说我上个月申请的贷款要重新评估。
前几天还跟我称兄道弟的那些人,一下子全变了脸。电话打不通,信息也不回。我那张花了十几年,用一顿顿酒局喂出来的关系网,说破就破了。
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抽烟,一根接一根。
我不明白,我到底哪儿做错了?
我掏心掏肺地对他们,为什么一出事,没一个人肯拉我一把?
就在我快崩溃的时候,张总的电话来了。
项目的大老板。
我赶紧接起来,努力让声音听着正常点:“喂,张总。”
“立军啊。”他声音冷冰冰的,“我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东城这个项目,不能有任何风险。我们决定,对所有咨询公司的资质,进行一次重新评估。”
“张总,您听我解释……”
“嘟……嘟……嘟……”
他把电话挂了。
我拿着手机,傻了。
“重新评估”,这不就是判了死刑吗?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王阳走了进来,脸色惨白。
“陈总……我……”他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我摆摆手,连骂他的劲儿都没了。
他站了半天,突然抬头看我,眼神躲躲闪闪:“陈总,要不……咱们算了吧?这项目别争了。李总那边……他挺欣赏我的,我过去之后,还能帮您……说说好话。”
我脑子“轰”的一声。
我看着这个我最看好的小子,这个我以为能替我打天下的兵,在公司最难的时候,想的却是怎么给自己找下家,还想拿我的失败去当他跳槽的投名状。
一股凉气,从脚底板一直窜到后脑勺。
我算是明白了,什么人脉,都是假的。
船要沉的时候,没人推你一把,就算对得起你了。
我输了,输得底裤都没了。
第二天上午,我开了最后一次会。
我一晚上没睡,头发乱得像鸡窝,眼窝都陷下去了。
我准备宣布,放弃项目,公司裁员,准备卖房子还债。
会议室里没人说话,气氛跟出殡似的。几个老员工眼睛都红了,王阳低着个头,不敢看我。
我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开口。
“咚咚。”
两声敲桌子的声音。
是周明。
所有人都朝他看过去。
“陈总,先别急。”他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也许,还有机会。”
我看着他,都这时候了,还能有什么机会?
周明没理我,直接走到前面,打开了投影仪。
屏幕上出现的,不是什么效果图,而是一张画满了框框和箭头的网络图。
“这……是什么?”我问。
“战场。”周明回答。
他用激光笔,指着图上一个地方:“李总的公司,宏远咨询。”
然后,他点开一个链接,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国外建材安全标准数据库网站。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份PDF报告说:“李总这次主推的方案里,推荐了一款叫‘轻云板’的新型复合材料。我查了它的材料成分,然后在这个数据库里找到了第三方机构对同类材料的测试报告。报告显示,这种材料在超过80度的环境下,会缓慢释放一种有毒气体,虽然浓度不高,但长期接触对人体有害,而且完全不符合最新的消防安全强制标准。”
他顿了顿,看着我说:“我从不看那些行业群,里面99%都是垃圾信息。有那闲工夫,我不如每天花一小时,浏览几个国际顶级的安全标准和材料测试网站。”
会议室里,一点声音都没有。
我看着那份英文报告,感觉自己像个天大的傻子。我花钱请客吃饭,周明花时间看的,是这种能要人命的情报。
这只是周明的第一张牌。
接着,他又切了个屏幕,是宏远咨询的工商变更记录,和一份不起眼的招聘启事。
“李总为什么现在搞我们?”周明说,“因为他比我们更急。”
他指着文件:“他跟投资人签了对赌,四个月内融不到钱,就得滚蛋。这份招聘启事,说明他融资不顺。”
“所以,东城这个项目,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必须拿下。”
周明推了推眼镜:“他在群里造谣,不是因为他强,是因为他心虚。他叫得越凶,心里就越慌。”
我张着嘴,说不出话。
我一直以为李总是个猎人,我们是案板上的肉。现在才知道,他也是一头快饿死的狼,他冲我们嚎,是怕自己先倒下。
我看着周明,感觉自己从来没认识过他。我忍不住问:“就算这些能查到。可你怎么知道他急了?”
周明又切了个屏。
这次,是一张外卖订单的截图。
“这是李总过去三个月的外卖记录。”周明说。
“王阳在朋友圈晒去哪儿吃饭的时候,我正在研究李总。我找人弄到了他办公室的外卖数据。”
“过去九十天,他点了47次外卖,有32次,是同一家店。”
周明用激光笔圈出了那家店的名字。
“老字号猪肚鸡养胃汤。”
“一个酒桌上号称能喝两斤白酒的人,朋友圈里全是打高尔夫、参加晚宴的人,却在中午偷偷喝养胃汤。”
周明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他的野心了。一个连健康都在赌的人,他的决策,必然又急又险。”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安静。
我看着眼前这个沉默寡,在我眼里像个“社交废物”的男人,第一次感觉到了害怕。
我以为我懂关系,懂人性。
我错了。
我看到的,都是别人演给我看的。而周明,他看到的,是别人拼了命想藏起来的东西。
朋友圈里的王阳,和外卖订单里的李总。
一个活在戏里,一个活在现实里。
而周明,这个从不看戏的人,却把所有人都看透了。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这四十多年都白活了。
我几十万上百万砸在酒桌上,换来一帮假兄弟。
周明坐在电脑前,敲几下键盘,就挖出了对手的祖坟。
这到底谁才是真本事?
“那……现在怎么办?”我问他,声音都变了。
周明没说话,而是看向王阳。
王阳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头埋得更低了。
周明开口:“王阳,你加的那些客户群里,有东城项目组的监理吗?”
王阳想了半天,才小声说:“有……一个刘工,但他基本不说话。”
“把他微信推给我。”周明说,语气不容置疑。
拿到刘工的微信后,周明并没有立刻行动,这让我很意外。
“不直接把报告发过去?”我有点急。
“不行。”周明摇头,“现在发,太刻意了,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在搞鬼。我们得让他‘自己’发现问题。”
“怎么让他自己发现?”
周明指着王阳之前做的PPT,上面有刘工的信息:“他是个摄影发烧友,对吧?”
王阳点了点头。
“王阳,你用你的小号,去加刘工。”周明开始布置任务,“就说你是摄影爱好者,想请教他一些关于长焦镜头的问题。”
王阳愣住了:“啊?聊摄影?”
“对。”周明说,“什么都别提,就跟他聊摄影,聊器材,聊构图。聊个两三天,跟他混熟了再说。”
我听得一头雾水,这跟我们的项目有半毛钱关系?
但看着周明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鬼使神差地选择了相信他。
接下来的两天,公司里出现了一幅奇怪的景象。我,公司的老板,什么也不干,就盯着王阳的手机屏幕。而王阳,这个昔日的销售明星,正绞尽脑汁地在网上搜各种摄影知识,跟刘工聊得“热火朝天”。
“刘工,您看我这张照片,是不是曝光有点过了?”
“刘工,索尼那款新镜头您觉得怎么样?值得入手吗?”
到了第三天晚上,王阳跑来找我,一脸兴奋:“陈总,聊上了!刘工说我很有悟性,还约我周末一起去拍鸟!”
我看向旁边的周明。
周明点点头:“可以了。今晚,递刀子。”
他让王阳在聊天的时候,“不经意”地发了一句:“刘工,太羡慕你们了,搞工程的真纯粹。不像我们做销售的,天天在各种行业群里看八卦,头都大了。最近我们一个建材群里,就为了一款叫‘轻云板’的新材料吵翻了天,说是什么消防测试有问题,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发完这句话,周明让王阳立刻把话题拉回摄影。
“刘工,周末拍鸟,用400的焦段够吗?”
过了足足五分钟,刘工才回了消息,但内容已经不是摄影了。
“小王,你刚才说哪个材料?”
看到这条回复,周明嘴角微微上扬。
“鱼,上钩了。”
他立刻把那份翻译好的、不带任何公司信息的测试报告,通过一个新注册的邮箱,发给了王阳。
“告诉他,这是你在群里看到的,一个大神分享的,让他帮忙看看是不是真的,你怕自己家装修也踩坑。”周明指挥道。
王阳照做了。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
那一晚,我、周明、王阳三个人,就在办公室里,谁也没回家。我抽了差不多两包烟,手心里的汗就没干过。
直到凌晨三点,刘工的微信才发了过来,只有两个字。
“谢谢。”
我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周明已经站了起来:“成了。陈总,可以睡觉了。”
我以为接下来就是等李总完蛋了。
可我没想到,老狐狸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
就在我们把报告递出去的第二天,李总那边突然宣布,要召开一场盛大的“‘轻云板’新材料推广会”,邀请了行业内所有媒体和专家,地点就在东城商业中心的大楼里。
他这是要干什么?公开处刑我们?
我一下子就慌了,赶紧找周明。
周明看着邀请函,却很平静:“他急了。这是想用一场公开秀,来冲散私底下的疑虑。他赌我们手上没有实锤,赌刘工不敢公开质疑他。”
“那我们怎么办?去闹场?”我问。
“不,”周明摇头,“我们去捧场。”
“什么?”我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们不仅要去,还要带上公司所有技术人员,坐第一排,全程认真听讲,记笔记,鼓掌。”周明说,“他要演戏,我们就当最热情的观众。他越是表演得卖力,等会被拆穿的时候,就摔得越惨。”
我还是不懂,但只能照办。
推广会那天,场面搞得很大。李总红光满面,在台上吹嘘他的“轻云板”有多环保、多先进。我们的团队就坐在第一排,一个个拿着小本本,真跟小学生听课一样。李总看到我们这副样子,嘴角明显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意。
推广会进行到一半,到了提问环节。
我紧张得手心冒汗,不停地看周明。可周明稳如泰山,根本没有举手的意思。
就在主持人准备宣布提问结束时,后排,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突然站了起来,声音洪亮:
“李总您好,我是‘家居安全观察’自媒体的记者。我最近看到一份第三方测试报告,指出一种叫‘绿云板’的材料,耐火等级不达标,高温下还会释放有毒气体。请问贵公司的‘轻云板’,和这个‘绿云板’有什么关系吗?”
他故意说错了名字。
李总一愣,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完全没关系!我们的‘轻云板’是全新专利,通过了所有安全测试!你说的那个‘绿云板’,是偷工减料的山寨货!”
他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寂静。
那个年轻人推了推眼镜,笑了:“李总,我刚才说的是‘绿板’,您为什么要反驳‘轻云板’的安全性呢?”
李总的脸,“唰”的一下,全白了。
他中计了。
这个所谓的记者,根本不是什么记者,是周明花钱请来的一个辩论社的高材生。那份所谓的“测试报告”,也是周明连夜伪造的。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诈出李总亲口担保他的材料没问题。
“而且,”那个“记者”不依不饶,举着一个录音笔,“我们已经联系了检验中心,他们表示从未收到过‘轻云板’的送检申请。请问李总,您说的‘通过了所有安全测试’,是在哪里测试的呢?能出示一下报告吗?”
这下,李总连站都站不稳了。
他指着那个“记者”,嘴唇哆嗦着:“你……你血口喷人!”
会场彻底乱了。闪光灯像疯了一样闪烁,所有镜头都对准了台上那个摇摇欲坠的李总。
我和周明,则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台上的时候,悄悄地从后门离开了。
最后的结局,没有任何悬念。
李总的推广会,成了一场自掘坟墓的闹剧。
当天下午,他的公司股价暴跌,投资人连夜撤资。我听说,他在办公室和投资人拍桌子的时候,一口血喷了出来,直接被救护车拉走了。
他的商业帝国,他的人脉神话,就这么塌了。
而我,陈立军,毫无悬念地拿下了东城商业中心的工程咨询合同。
项目签约那天,公司里一片欢腾,都嚷嚷着要去最好的酒店开庆功宴。
我摆摆手,说算了。
我一个人回了办公室,关上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里那三百多个乌烟瘴气的“行业群”、“资源对接群”,一个个退了个干干净净。
第二天,王阳悄无声息地办了离职。
我从头到尾没见着他的人。后来听人事说,他走的时候,把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最新一条动态,是空白的。
几个月后的一个下午,天气不错。
我在办公室里泡茶,心里特别安静。我已经不怎么去参加那些没用的酒局了。
“咚咚。”
周明拿着文件走了进来。
“陈总,下个季度的技术研发计划。”
我让他坐下,给他倒了杯茶,问他:“周明,我还是想不明白。你就不需要朋友,不需要人认同吗?”
这是一个在我心里憋了很久的问题。人是社会性动物,怎么可能活成一座孤岛?
周明想了想,笑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他笑得这么轻松。
“陈总,”他说,“我的方案被采纳,公司的危机解决了,这比一百个点赞、一百句‘兄弟厉害’都实在。”
“至于朋友……”
他拿出手机,打开一个APP。
“这是一个国际建筑材料的开源数据库论坛。”他把手机给我看,“我在这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德国的设计师,有日本的结构工程师。”
屏幕上,一帮人用英文激烈地讨论着什么材料的力学性能。
“我的朋友都在这儿。”周明说,“我们不聊八卦,只聊专业。”
他收回手机,看着我:“对我来说,真正的社交,不是凑热闹。是找到同类,然后一起干点厉害的事。”
我端着茶杯,半天没说话。
我终于明白了。
我、王阳、李总,我们都活在一个巨大的“朋友圈”里,互相演戏,互相吹捧。
而周明,他根本不在这圈里。
他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升级打怪。
我靠喝酒拉关系,他在网上学本事。
我靠群聊找安全感,他在过滤垃圾信息。
我靠别人点赞证明自己,他靠解决问题实现了价值。
他不是孤僻,他是清醒。
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清醒地知道时间该花在哪儿。
我把杯里的茶一口喝干。
“周明,”我说,“晚上别加班了,早点回去。”
他点了点头,出去了。
我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找到那十几个我以前当宝贝似的舍不得删除的“大佬群”。
然后,一个一个,按下了“删除并退出”。
窗外,太阳快下山了。
我知道,我陈立军的下半辈子,从这一刻,才算真正开始。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