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预测:中国楼市的终局是什么?

过去四年,中国楼市像坐过山车一样,一路下行。新开工量相比峰值下跌75%,销售腰斩50%,价格还远没见底。

很多人问:中国的房地产,这场下滑最终会怎么收场?它的结局,会不会像日本失落的三十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高盛最近的一份研报,把中国的楼市放在全球视角里,对比了自1960年以来全球15个经济体、21次房地产崩盘。答案并不乐观:历史经验显示,房价通常需要六年才能真正触底,平均跌幅30%。中国已经走完了4年、跌了20%,如果历史规律继续发挥作用,还可能要再跌10%,要到2027年左右才稳定下来。

接下来,猫哥用大白话给你拆解清楚这份报告到底说了什么。

一:全球21次房地产崩盘,平均要熬六年

高盛的研究发现,全球历史上的房地产崩盘,有几个共同点:

第一,房价跌幅较大——从高点算起,房价中位数平均要跌30%,而且要熬上六年才能触底。

第二,经济直接被拖下水。房地产崩盘期间,GDP增长下滑5个百分点,通胀压力缓解甚至进入通缩,非住宅投资和住宅投资是经济的主要拖累原因

第三,外贸格局逆转。由于住房财富的减少,消费疲软导致进口减少,靠出口撑场面,净出口占比平均上升2-3个百分点。

最后,政府和央行通常会放水救市。历史上,财政赤字平均扩大2%,央行利率下调3个百分点。

二、中国比较特殊,但也逃不过历史规律

中国这轮房地产下行,有三个特殊性:

  1. 中国的封控,再到后来的重新开放,让经济增速和消费曲线被打乱,看起来不像典型的下行周期;
  2. 政府拼命发展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使得非住宅投资反而逆势增长;
  3. 政策上极度克制,比其他国家保守得多,不像国外那样大放水,而是刻意去杠杆、控制风险。

但不管特殊性多大,高盛提醒这些历史教训也同样适用于中国:

第一,房价还没到底。全球房地产崩盘,房价跌幅的中位数是30%,平均要跌6年,中国这四年只跌了20%,如果按照历史规律,还要再跌10%,2027年才有望稳定下来。

第二,出口会持续强劲,进口会减弱。未来几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会继续扩大,而制造业的优势让出口继续撑住经济。

第三,政策需要更宽松。现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比历史上其他国家都谨慎。高盛认为,要想稳住信心、防止长期通缩,政府需要进一步宽松,特别是财政支出。

写在最后:那么,中国的结局会怎样?

简单总结一下:

换句话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出清还没结束,房价不会立刻止跌,经济要靠出口和政府支出兜底,普通人可能还得熬上两三年。

这份研报干货比较多,建议亲自看看原文,拓宽下视野,兼听则明。

关注 @猫哥读研报,获取本篇文章对应研报,以及更多一手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财经   中国   楼市   房价   经济   房地产   平均   政府   跌幅   全球   历史   中位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