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拼多多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就是拉人凑红包?然后紧跟着的,就是它上边超便宜的产品。
无论怎么说,拼多多通过自己低价的方式,确实是收获了不少人的喜爱。
可同时也收获到了不少的非议,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有消费者付款近万元后却收不到自己购买的产品。
2025 年 9 月,苹果刚发布 iPhone17 系列,拼多多就靠着 “直降 1000 元” 的百亿补贴,成了全网最火的购机渠道。
消费者熬夜蹲点抢单,付款成功时还满心欢喜,结果转头就收到退款通知,订单被平台单方面取消了,这就是大家说的 “砍单”。
社交平台上全是吐槽的人。有人晒出订单截图,9049 元买的 iPhone17 Pro Max,钱扣了,平台却以 “账号或收货信息不符合发货条件” 为由退款。
还有人统计,从 9 月 12 日到 13 日,身边 41 个抢到 8099 元 iPhone17 Pro 的人,订单 100% 被砍,无一例外。
为了不被砍单,消费者们还总结出了一套 “防砍单教程”:收货地址得精确到门牌号,不能用菜鸟驿站;设备和 IP 地址要固定,不能频繁换手机登录;新注册的 “白号” 别碰,得用经常购物的老号;甚至连优惠券都不敢用,怕触发平台的低价监测。可就算按教程来,照样有人栽跟头。
王左就是其中一个。他提前问了有经验的网友,用常用账号、固定地址下单,只买一台自己用,结果付款 12 小时后还是被砍单。
他找客服理论,客服说 “一年内没买过手机、收货地址没其他购机记录,通常不会砍单”,可王左明明符合条件,最后客服只甩了句 “概率问题”。
拼多多说砍单是为了防黄牛,比如同一地址短时间多人下单、长期不用的账号突然买高价货,都会被系统判定为异常。
可问题是,平台没说清楚具体怎么判定,全靠内部算法。消费者只能等,平台说 “下单 24 小时内没退款、订单待发货,才算审核通过”,这 24 小时里,大家只能干着急。
更讽刺的是,防黄牛的措施也没完全奏效。
拼多多要求 iPhone17 必须当面签收激活,激活后还不能退换,可二手平台上照样有从拼多多买的新机在转卖。
有卖家直接标注 “拼夕夕百亿补贴买的,快递到了当面激活签收,仅限面交”,黄牛该赚的钱一分没少赚,普通消费者却被误伤。
有人算了笔账,这次 iPhone17 预约量特别火,京东、天猫的预约总量比 iPhone16 多 3 倍,三天就突破 700 万人。
拼多多靠低价吸引了大批人来抢,可又大量砍单,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用百亿补贴引流,却没打算真的兑现优惠?
被砍单的消费者想维权也难。小文之前在拼多多买苹果手表被砍单,起诉后法院说 “涉及拼多多的案子太多,立案得排队”,等了半年才立案。
直到开庭前,拼多多才主动联系她,赔了 400 元加起诉费,让她撤诉。可经这么一折腾,小文再也不用拼多多了。
还有人遭遇了 “黑号”,没法参加优惠活动,连运费险都没了,甚至直接买不了 iPhone17。但客服从不承认有 “黑号” 机制,只说账号异常。
大家猜,可能是频繁参加优惠、退款多了,就被平台 “盯上” 了。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从 2019 年就开始了,靠补贴苹果、茅台这些高价商品,吸引了不少一二线城市用户,可现在频繁砍单,把好不容易攒的信任都败光了。
电商平台培养用户习惯要花大价钱和长时间,可一次糟糕的购物体验,就能让用户彻底流失。
说到底,这次砍单闹剧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平台扩张中的矛盾:既要防黄牛,又怕误伤消费者;想靠低价引流,又不愿承担成本。
百亿补贴本该是平台、品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事,现在却成了 “下单 — 审核 — 退款” 的循环,短期可能能拉点流量,长期来看,丢了用户信任,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说起来拼多多,虽然有着不少的廉价产品,但是确实也有着不少的非议相伴,出现类似的事情究竟能怪谁?
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要的就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偏偏这次拼多多的事情确实过分,消费者花钱后居然连货物都见不到。
那么未来的拼多多又该如何发展,尤其是在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之后,对于公司的前景来说,更是布满危机。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