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叫嚣:中国永远造不出来光刻机!但我们2024年就造出来了!

去年,中国物理学教授朱士尧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永远造不出来光刻机,美国都造不出来,中国肯定也造不出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造出来。

所以我有一个疑问,他这是把德国和荷兰开除人籍了?

有一说一,光刻机这玩意儿其实不难,而且我国的光刻机产业更不是从零起步。事实上,我们早就已经开始自产成熟制程的光刻机了。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已研制出接触式光刻机,1985年研制的分步光刻机与国外差距仅7年。只不过当时“造不如买”的思潮导致一直没有发展。一直到2002年上海微电子成立,国家将光刻机列为重大专项,才重启追赶之路。2009年,我国再次生产出了先进光刻机。紧接着我国又完成了三次关键性技术突破。

首先是封装光刻机反超实现反超,占据了全球80%封装市场,迫使国际光刻机巨头降价;然后是2024年DUV光刻机突破,我国成功实现了65nm干式DUV光刻机国产化,套刻精度达8nm。

最后则是最近一段时间,哈工大借助中科院开发的高功率极紫外光源,攻克了激光干涉仪技术,为EUV光刻机奠定基础。现在,我国的光刻机产业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链:

上游企业包括科益虹源、福晶科技、华特气体,分别实现了光源,激光晶体,以及光刻气体这些核心材料的国产化。

中游企业由上海微电子,进行整机集成,目前芯源微涂胶显影设备进入中芯国际生产线。

在下游方面,我国的中芯国际SAQP技术实现DUV光刻机生产10nm芯片,验证了国产设备的可靠性。

事实上目前我国在光刻机三大核心系统方面,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可控。我们自己的光刻机是可以满足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最顶尖的顶级光刻机上,我国还没能完全攻关下来。不过这也形成了一个国际死局: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进行顶尖高科技研发工作,也就意味着只有中国需要最顶尖的芯片和光刻机,其他国家基本上都不需要。

而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顶尖光刻机封锁,就意味着他们专门出售给中国的顶尖芯片找不到替代市场,反正现在大家都难受。

当然,中国肯定不可能任由这件事情一直发展下去,所以我国另辟蹊径在追赶光刻机技术的同时,还探索了三条新的赛道。

第一条赛道是量子芯片技术,通过超导电路、离子阱或光子等物理载体实现量子态操控。这是一种全新的芯片,我国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芯片的运算能力极高,当然受限于技术原因目前全世界都只有那么一个。

然后是芯粒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将不同工艺、功能的芯片模块,集成于同一封装,突破传统单芯片实现芯粒间的互联。例如,北极雄芯通过异构集成开发车载芯粒系统,降低对单一先进工艺的依赖。也算是一种用数量打破质量的手段。

最后则是异构计算技术,通过整合不同架构的计算单元协同工作,实现算力与能效的平衡。我国“天河”系列超算采用的就是这种CPU+加速器架构。

这样我国就实现了在无法自主生产最顶尖芯片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完成最先进的高科技实验的目的了。虽然性价比较低,但是我们都研究最先进科技了,还担心性价比问题吗?那都是后面要考虑的事情。

现在顶级光刻机对我国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罢了,我们肯定会继续研究,但是在成熟制程光刻机出现后,需求也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反正截至目前,我还真没听说过有哪个技术能永远卡住中国人的脖子。最多就是卡一时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光刻   中国   高科技   量子   赛道   微电子   光源   芯片   我国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