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9小时激辩以军,抢出4世纪联合国世界遗产,文物露天待援

9月的加沙城,凯文·沙贝尔正跟以色列军方掰扯了整整9小时,不为别的,就为仓库里那些埋了25年才挖出来的文物。

这里面可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的世界遗产,真要拆了,历史就断片了。

9小时谈判战

沙贝尔本来是去加沙做临时人道主义援助的,没想着要当文物守护者,结果上周三上午,以色列国防机构COGAT突然通知他。

说存放文物的仓库要拆,理由是里面有哈马斯的情报设施,还说这是扩大军事行动的必要步骤。

这消息跟晴天霹雳似的,仓库里可是25年的考古成果,慢一步就全没了,他只能硬着头皮跟以军谈,一谈就是9小时。

你想啊,以军那边要保证军事安全,沙贝尔这边要保文物,两边诉求不一样,争执肯定少不了。

本来想争取更多时间,可加沙当时乱得很,其他组织都自顾不暇,就算谈下来时间,没卡车运也白搭。

就在他觉得文物要凉的时候,还差5分钟,另一个组织突然说能调卡车过来,这运气,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悬。

6小时打包忙

时间争下来了,打包的活儿更急。从周四日出开始,工人们就得在6小时内把文物全装完。

这些文物平时都得精心保管,陶瓷壶、马赛克、还有圣希拉里翁修道院的出土物,那可是中东最老的基督教修道院之一的东西,随便一件都得轻拿轻放。

可当时哪有那条件?本来想找封闭式集装箱卡车,毕竟文物怕潮怕碰,但后来发现根本找不到,以军也不允许用。

没办法,只能用敞篷平板卡车,近2000年前的陶器,本来该放在特制盒子里,现在只能临时搁沙地上,打包的时候手都在抖。

最后装了五辆卡车,还是有部分文物没来得及运,还有些在运输途中磕坏了,看着真心疼。

我也能理解这种无奈,加沙那时候燃料缺得厉害,卡车都是抢着用的,能找到车就不错了。

而且以军催得紧,根本没时间按正常流程准备,那些文物里,还有耶路撒冷法国圣经与考古学院存放的东西,这机构之前还监督过死海古卷的发掘,丢一件都是重大损失。

露天待救援

现在文物是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了,但具体在哪儿没人敢说,怕再遭空袭,可问题是,这些文物还露天放着,风吹雨淋的,没任何保护。

加沙这两年遭的罪不少,自2023年10月冲突开始,100多处文化遗址都坏了,有13处是宗教场所,7处是考古遗址。

本来还有些遗址因为城市扩张没了,现在又遭战火,真挺可惜的,沙贝尔之前也纠结过,说现在加沙人还缺water缺粮食,花时间花燃料保文物,到底值不值?

这问题不好回答,但你细想,水和粮食能救当下的人,文物能救历史的根,这些东西证明了加沙老早就是埃及和黎凡特之间的贸易中心,还有早期基督教的痕迹,毁了就真的永远没了。

以色列方面说会尽量减少平民伤亡,还说哈马斯用平民区当掩护,这话咱不评价,但文物是无辜的,不管哪边的立场,保护历史都该是共识。

现在最担心的是,这些露天的文物还能撑多久,国际社会能不能帮上忙,别让这场九死一生的救援,最后还是竹篮打水。

说到底,这场救援就像在炮火里捡宝贝,每一步都在跟时间赛跑,这些文物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是全人类的记忆。

希望后面能有靠谱的保护方案,别让那些在沙地里熬过打包、在敞篷车上躲过空袭的文物,最后栽在风吹雨打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历史   联合国   露天   文物   世界遗产   小时   世纪   贝尔   卡车   以色列   哈马斯   时间   基督教   遗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