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经常口干眼干皮肤干该如何缓解?专家:食疗润燥,安全有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于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下午15:00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护佑老年健康”专题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中医药专家将出席,介绍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预防、调理、保健方法,以及秋冬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摄影:中国网 刘桢珂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老年人经常感到口干、眼睛干涩,皮肤干燥、瘙痒,中医认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改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杨戈:

口干、眼干、皮肤干,这一系列的干燥症状是老年人遇到的困扰,中医将这个问题归结为津液亏损,就是阴虚。原因探究:生命的“润滑油”减少了。

中医理论中,“阴液”代表了人体内所有有形的、滋润的、安静的液体物质,包括血液、唾液、泪液、汗液、精液等,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理解为身体的“润滑油”和“冷却液”。它的主要作用是滋润脏腑、濡养四肢百骸、制约阳热。

随着年龄增长,就像自然界进入秋天一样,人体会出现自然的“阴液耗伤”。主要原因有:

(1)肝肾阴虚是根本。肝开窍于目,肾主水液。老年人肾精亏虚,无法上济于心火,会导致心肾不交,产生虚火,灼伤津液。肝阴不足,则不能滋养眼睛,导致干涩昏花。

(2)脾胃虚弱是源头。脾胃是津液生成的源头。脾胃功能弱,喝进去的水和吃进去的营养物质不能有效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津液,反而直接排出体外,形成“干渴但喝水不解渴”的局面。

(3)不良生活习惯加重损伤。如过食辛辣、油炸、烧烤等温燥食物,熬夜、思虑过度会暗耗阴血;长期待在空调房等干燥环境中,也会加速津液流失。

2.改善方法:滋阴润燥,如同“春雨润物”

改善阴虚干燥,切忌一味地大量灌凉水,那会进一步损伤脾胃。正确的思路是“滋阴”,即补充能够生成津液的根本物质,并促进其输布。

(1)食疗润燥,安全有效

经典代茶饮—沙参麦冬玉竹茶:

配方:适量北沙参,麦冬,玉竹

做法:将三味药材放入保温杯,沸水冲泡,焖泡3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这是一剂非常平和有效的滋阴方,口感清甜。

原理是沙参、麦冬能润肺生津,清养胃脾。玉竹味甘多脂,质柔而润,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对于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等效果尤为显著。

另外推荐大家一个家常润燥羹—银耳百合羹:

做法:取一朵银耳泡发,与干百合、枸杞、适量冰糖同煮,至银耳软糯黏稠成羹状即可。

原理:银耳滋阴润肺非常好的食物,同时也是药食同源。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枸杞滋补肝肾,滋阴,同时还能明目。这个羹能够全方位滋润肺、心、肾,改善皮肤干燥和睡眠。

另外,从起居与情志方面调养。

起居方面:避免熬夜,保证在子时晚11点到凌晨1点前入睡,因此时是人体阴气最盛、最适合养阴的时刻。居住环境可使用加湿器,避免过度沐浴以及使用碱性强的肥皂。

情志方面:我们需要保持心情平静,避免大怒和过度思虑,因为“怒伤肝”“思伤脾”,都会耗损阴血。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练习静坐、深呼吸。

还有一个,我们推荐穴位按摩。

比如说按揉三阴交,在内踝尖上四横指,胫骨内侧后缘,太溪穴也就是在我们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两个穴位是补肾阴、肝阴、脾阴的要穴,每天坚持按揉,有滋水涵木的效果。

总之,应对老年干燥症,我们要像呵护一块需要滋润的土地,不是泼一盆冷水,而是下一场绵绵春雨,通过滋阴的饮食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让津液慢慢滋生、渗透到全身,从而由内而外地恢复肌肤、皮肤、眼睛的润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养生   食疗   老年人   口干   皮肤   专家   津液   滋阴   脾胃   银耳   玉竹   滋润   麦冬   干燥   春雨   沙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