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全球金融圈最近被中国的一个操作惊到了:明明每年有几千亿贸易盈余,账上躺着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企业赚的美元都不用强制结汇,中国却宣布要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

这事儿乍看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缺美元还借钱?可懂行的都知道,这根本不是"借钱",而是中国下的一盘大棋,每一步都精准戳中美元霸权的软肋,连特朗普和负责美债和美元印刷的美联储都坐不住了。
尤其是去年首次发行时,中国美债的实际利率差点低于美国国债,这要是成真,无异于在美元霸权的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要看懂这步棋,得先搞懂一个债券市场的门道:国债利率不是票面写多少就是多少,实际收益全看市场追捧程度。比如美国国债票面利率3.6%,要是98美元就能买到100美元的国债,实际利率就高于3.6%。

可要是花102美元买,实际利率就降了。去年中国发行20亿美元美债时,票面利率定了4.2%,比美债高0.6个百分点,看似没优势,结果想买的机构挤破头,20亿额度被疯抢,最终实际利率几乎追平美债。
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国际资本对中国主权信用的信任度,已经无限接近美国。要知道,2024年巴西发行美元债时,利率飙到7%以上都少人问津,对比之下,中国债券的吸引力一目了然。

中国这波操作藏着两个原因,每一个都直指全球金融格局的要害。
第一个是测试国际市场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认可度。国债利率就是国家的"信用评分",利率越低说明信用越好。这次在香港发行40亿美债,就是把评判权交给全球资本。
如果实际利率低于美债,就意味着国际社会认为中国比美国更靠谱;即便略高,也能摸清我们和美国的信用差距。更妙的是发行地点选在香港。
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这里人民币外汇日均成交额已达3151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64.8%,把香港推成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第二个目的更具战略意义:用美元债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中国融来的美元根本不用在国内,而是转头借给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帮他们偿还美元债务,但有个关键条件:这些国家可以用人民币还款。

这招堪称"一箭双雕":对欠发达国家来说,人民币利率比美元低得多,还能避免像中国上世纪80年代那样,因日元升值而背负额外债务压力。
对中国而言,这些国家赚人民币、花人民币,自然会用人民币结算大宗贸易,去年非洲跃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就是最好的证明。更狠的是,中国美债还解决了国际资本的一大痛点,安全。
俄乌冲突后,美国冻结俄罗斯资产的操作,让全球都看清了美元资产的"政治风险",而买中国美债,即便美国搞小动作,中国也能用人民币或实物偿还,资金安全有绝对保障。
这也是中国首次发行美债选在沙特的原因,中东国家既离不开美国又防着美国,正是测试这一模式的最佳试点。

中国先靠美元债站稳脚跟,用信用和安全吸引全球资本,再顺理成章推出人民币国际债券,香港就能成为人民币债券流通的全球中心。
等到人民币国际化布局完成,汇率一旦稳步上涨,那些不愿用人民币结算的发达国家,就会成为最大输家。

反观美国,靠冻结资产维系的美元霸权正在松动,中国用一场看似"借钱"的操作,既测试了信用,又搭建了人民币出海的桥梁,这才是真正的金融智慧。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加入人民币阵营,美元独霸的时代终将过去,而中国这步看似反常的美债发行,正是开启新秩序的钥匙。
#我要上头条##上头条 聊热点##美联储##中国##美国##国际##热点#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