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菜
编辑|江娱迟
在硅谷这个名利场,豪门联姻从来都是利益算计的遮羞布,当地时间9月18日,英伟达高调宣布向英特尔注资50亿美元,持股超4%,这场“新贵搭救没落贵族”的戏码,瞬间搅动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棋局。
当黄仁勋的黑色皮衣撞上陈立武的衬衫领带,表面是技术合作的握手,背后藏的却是资本暗战、大国布局的深层逻辑。
英特尔曾是半导体圈当之无愧的“顶流”,世纪之交时,它的市值高达2770亿美元,是当时英伟达的60倍,堪称“硅谷灯塔”。
可短短二十年间,这家巨头接连踩空:放弃收购英伟达、错失iPhone芯片订单、错过入股OpenAI,一步步从神坛跌落。
最新的二季报显示,英特尔净亏29亿美元,已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创下35年来最长亏损纪录,昔日巨头成了需要“输血”的濒危贵族。
反观英伟达,却是AI时代的新晋“顶流”,作为GPU领域的绝对霸主,它的GPU生态是AI领域的“钻石级硬件”,在全球市场几乎没对手。
黄仁勋手里的筹码足够硬,但他心里清楚,想掌控下一个计算时代,光有GPU不够,英特尔手里的x86架构,仍是全球绝大多数PC和服务器的“心脏”,这正是英伟达急需的资源。
这场联姻的背后,藏着一串复杂的利益链条,一个月前,美国政府刚以89亿美元收购英特尔9.9%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资金来自“芯片法案”的57亿美元补贴和32亿美元项目资助。
更巧的是,英特尔此前的第一大股东贝莱德集团,恰好是英伟达的“铁杆金主”,今年二季度还增持了794万股英伟达。
几乎同时,软银也砸了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孙正义直言要支持其半导体制造在美国的拓展,多方势力扎堆入场,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
表面看,双方的合作是“技术互补”,根据协议,英特尔的x86架构CPU要和英伟达的GPU、网络技术结合,由英伟达搞AI基础设施平台,英特尔则卖内置英伟达GPU的电脑。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或许很快能用上体验更好的PC,但对两家企业而言,这是各取所需的交易。
英伟达的小算盘打得精:它要的是英特尔的生态和资源,黄仁勋说这是“两个世界级平台的融合”,说白了就是借英特尔的x86底盘,把自己的GPU生态铺得更广,为下一个计算时代占好位置。
而且比起直接收购,50亿美元入股既能绑定利益,又能避开反垄断审查,堪称稳赚。
英特尔更需要这场合作“续命”,除了50亿美元真金白银,它最看重的是英伟达这个“潜在大客户”。
英特尔的代工厂一直愁没订单,要是能拿下英伟达的芯片代工生意,说不定能起死回生,黄仁勋也没把话说死,只说“一直在评估英特尔的代工技术”,这无疑给英特尔留了盼头。
市场的反应很诚实:消息发布当天,英特尔股价最高飙升逾30%,英伟达也小幅上涨,资本用脚投票认可了这场合作的价值。
往深了看,这场联姻根本是场“政治局”,美国政府从“补贴”到直接“入股”,把产业政策玩得越来越激进,明摆着要救英特尔。
毕竟半导体是核心产业,让“硅谷灯塔”就此熄灭,美国可接受不了,但批评者也担心,政府这么直接干预市场,早晚要引发不可控的风险,特朗普却还沾沾自喜,说自己“为美国赚了上百亿美元”。
这盘棋里,中国市场是关键棋子,英特尔去年在中国大陆收入171亿美元,占总营收约27%,中国是它的“钱袋子”。
可偏偏英伟达的H20芯片在中国碰壁了,而就在双英宣布合作的同一天,华为公开了Ascend950超节点的进展,大洋彼岸的技术反击来得又快又准。
最坐不住的当属台积电,目前英伟达的芯片主要靠台积电生产,要是英特尔的代工厂真被英伟达“盘活”,台积电的地位就得打折扣。
毕竟现在台积电市值是英特尔的10倍,可架不住美国政府在背后推波助澜,这场博弈里,没有谁能高枕无忧。
这场科技豪门的联姻,从头到尾都没藏着“郎情妾意”,英伟达要借英特尔的底盘扩疆,英特尔要靠英伟达的输血续命,美国政府要靠这盘棋稳住半导体霸权,就连贝莱德、软银这些资本玩家,也在背后算着自己的收益。
英特尔能不能翻盘?英伟达能不能坐稳霸主位置?华为的技术突围能走多远?这些答案还得等时间给出。
但可以肯定的是,半导体行业的旧秩序正在被打破,当政府的手伸进市场,当资本的算计压过技术的纯粹,下一场风暴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