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如美国得不到中国的债务增持,必然会有大动作,战争将至

2023年,温铁军教授的一个观点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他说,如果美国得不到中国对其债务的增持,美国可能会采取大动作,甚至不排除战争的可能性。

这话听起来挺吓人的,但细想一下,背后其实牵扯到中美之间复杂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关系。

美国债务和中国啥关系?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这不是啥秘密。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其他公开数据,到2023年8月,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突破了31.4万亿美元。

而2022年的美国GDP大概是23万亿美元,简单算一下,债务比经济总量还多,相当于美国欠的钱比它一年赚的还多。这数字听着就头晕,但更关键的是,美国政府得靠不断借新债还旧债来维持运转。

这些债务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钱的。美国国债就像是政府开的“借条”,谁买了就是债权人。买家包括美国国内的机构、老百姓,还有外国政府和投资者。

而在这堆债权人里,中国是个大头。截至2022年5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大约有1.1万亿美元,是外国持有者里的前几名,占美国国债总量的3.5%左右。

中国为啥要买这么多美国国债?这得从经济利益说起。第一,中国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每年赚了一堆美元,总得找个地方放吧。美国国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买国债还能帮中国稳住人民币汇率,避免升值太快伤了出口企业的饭碗。第三,虽然国债收益不高,但胜在稳定,适合当长期投资。

但这事也有风险。中国攥着这么多美国国债,要是美国经济崩了,或者还不上债,中国的钱就打水漂了。而且,这种关系让中国对美国经济有点依赖,毕竟谁也不想自己买的“借条”变成废纸。

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么简单,而是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2022年,中美贸易额高达6900亿美元,中国卖给美国5000亿,美国卖给中国1900亿。

想想看,超市里的衣服、手机、玩具,好多都是“Made in China”,而中国也得从美国买粮食、飞机之类的东西。这种贸易量说明两国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美国公司在华投资不少,像苹果、耐克这些大牌在中国有工厂、雇员工。中国企业也在美国买公司、搞房地产,双方的钱袋子早就连在一起了。

中国买美国国债,等于给美国经济输血。美国借钱花得爽,中国赚了外汇还能拿利息,看似双赢。但要是哪天中国不买了,或者开始卖手里的国债,美国就得头疼了。

因为国债没人买,价格就跌,利率就涨,美国借钱的成本会直线上升,可能还不起账。这时候,美国经济就得抖三抖。

但反过来,中国也不能随便乱卖。卖多了,美国国债价值跌,中国手里的资产也得缩水。所以,这是个互相牵制的关系,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温铁军到底想说啥?

温铁军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研究农村问题起家,但对全球经济也有独到看法。他的观点核心是:如果中国不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美国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采取极端手段,甚至包括战争。

他为啥这么说?逻辑是这样的。美国现在债台高筑,每年光利息就得还好几千亿美元。如果中国不买新债,甚至减持老债,美国借钱会更贵,财政窟窿会更大。到那时候,美国可能得找个“出气口”转移矛盾,而历史上,战争有时候就是这么来的。

温铁军还提到过历史例子,比如经济危机导致大国博弈加剧。他可能想提醒大家,经济问题不只是钱的事儿,还能牵出更大的麻烦。

温铁军的警告听着有点危言耸听,但历史上还真有经济问题点燃战火的例子。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全球经济一片狼藉。失业率飙升,工厂倒闭,大家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德国和日本那时候经济崩得最狠,国内矛盾一堆,最后军国主义上台,把火烧到了全世界。当然,战争不光是经济问题,政治、领土野心也掺和在内,但经济崩溃绝对是个大推手。

美苏冷战没打全面战争,但局部冲突没少过,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大国经济和意识形态对撞的结果。经济上互相掐脖子,军事上也得硬碰硬。

近年美国对伊朗、俄罗斯搞经济制裁,弄得对方经济喘不过气。这种“经济战”要是没控制好,升级成真刀真枪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温铁军拿历史说事儿,不是完全没道理。经济压力大了,国家领导人有时候真会铤而走险。

现在中美关系啥样?

从201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关税,中国也反击,双方你来我往。虽然2020年签了个第一阶段协议,但贸易摩擦的根子还在,随时可能再炸。

美国把华为、中兴这些中国企业摁在地上摩擦,限制技术出口,想掐住中国科技的脖子。中国不甘示弱,砸钱搞自主研发,芯片、5G都得自己整出来。

南海、台湾海峡,美国军舰飞机老往那儿跑,说是“自由航行”,中国则派军队守着,喊着“寸土不让”。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架势,谁也不敢说不会擦枪走火。

美国老拿人权、民主说事儿,搞得像是要和中国划清界限。中国则强调自己的路子,懒得搭理西方的指手画脚。这背后是两种制度的碰撞,互相看不顺眼。

这种多线开战的局面,让人觉得温铁军说的“战争风险”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温铁军说战争“将至”,听着挺吓人,但实际咋样还得打个问号。

中美打仗不是闹着玩的,核武器摆那儿,谁也不想世界末日。现在全球化这么深,谁也不想把经济搞砸。贸易战、科技战可能是常态,但真刀真枪估计双方都会掂量。

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儿。万一经济压力太大,政客脑子一热,失控也不是没可能。所以,温铁军这话更像是个警钟,提醒大家别把事儿想得太简单。

如果中国不买债,会咋样?

假设中国真不增持美国国债了,甚至开始卖手里的存货,后果会是啥?

美国借钱成本肯定涨,政府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要么砍福利,要么加税,老百姓肯定不乐意。政客们为了稳住选票,可能把矛头指向中国,喊着“中国威胁论”转移视线。极端情况下,真可能搞点军事动作,找个理由对外发泄。

中国不买美国债,能少点对美国的依赖,显得硬气。但美国肯定不干,可能加码关税、制裁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也会受冲击,尤其是出口那一块。而且,手里的美国国债要是贬值,损失也不小。

中美要是真闹僵了,其他国家也跑不掉。日本、韩国这些美国盟友得站队,东盟国家就尴尬了,跟中国生意做得好好的,又不想得罪美国。万一打起来,南海那块儿估计得乱套。

欧洲跟中美都有生意,贸易一乱,经济肯定跟着遭殃。北约国家还得跟着美国跑,可能被拖下水。非洲、拉美这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变成中美拉锯战的棋子。谁给钱多就靠谁,但也可能被卷进乱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铁军   美国   债务   中国   中美   战争   国债   美国经济   动作   美元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